,動作神態如行雲流水,讓人一看之下就心生好感,即使知道他有些做作,但是那氣勢卻顯得光明正大,不愧是如今正混的風生水起的職業。
“哦,客氣了,張灝見過常太監。”
有意出說太監這個稱呼,既是諷刺又是恭維,也算是一舉二得了,果然,那常公公笑容滿面,連連擺手,客氣的笑道:“呵呵,當不起您這麼誇讚,奴婢只是個伺候王爺的奴才,那太監這樣高的職位,奴婢可不敢奢望。”
“有志者事竟成嘛,常公公你這是謙虛,我雖然年少,但還能看得出,你可是有大才的人物。”張灝正經顏色的說道。
一絲驚訝從常公公臉上掠過,不由得心裡高看眼前孩子幾分,臉上笑容更加燦爛,自得的笑道:“那就多謝公子的吉言了,這個,奴婢還有事稟告,不知能否面見府上大小姐,當面訴說。”
微微搖頭,張灝笑道:“姐姐此時正在讀書呢,不想被外人打擾,有事就和我說也是一樣,怎麼?常公公莫非是看不起我?”
趕緊擺手,常公公彎腰惶恐的道:“不敢,不敢,公子乃是堂堂公國爺的獨子,身份非同小可,乃是天生的貴人,奴婢和您說也是一樣。”
畢竟他只是王爺身邊的宦官,比起宮裡的太監們,地位還差了些,即使平日在京城被人奉承慣了,到了英國公這種高門中,也得規規矩矩,畢竟如今的英國公張輔,乃是皇帝最信賴的嫡系心腹。
沒等張灝出聲,常公公很有眼力件的搶先說道:“回公子,這幾日我家漢王出城遊玩,就在這莊子不遠處的皇家別院中暫住,今日聽聞英國公府的公子小姐,也在此處居住,就命奴婢過來拜會一下,順便邀請公子小姐到別院去做客,漢王殿下說,他一直和張家關係親密,大家都不是外人,彼此親近一下也是正常的往來,還請公子莫要客氣,聽從我家王爺安排才是。”
心中冷笑,張灝知道這話說的客氣,實際上卻有著不容拒絕的味道,這孤男寡女,自己還是個孩子,有什麼可以親近的,要是這朱高熙親自過來,大家見面聊上幾句,還能顯得有幾分誠意,這命人過來相請,真是過於託大,有些囂張跋扈了,自己要是陪著姐姐上門,此事一旦傳出去,姐姐還怎麼做人?名聲可就臭的一塌糊塗了。
真是欺我們年少不更事,朱高熙,就憑著你這做派,我張灝就瞧不起你,果然是個有勇無謀的傢伙,難怪歷史上沒能搶到皇位,後來還被侄子堵在封地中,嚇的親自出來投降,最後還不知好歹,落得個滿門被滅的下場。
第016章 亭中敘舊
這時期的明朝,一般孩童早在三歲時,就會家中接受啟蒙教育,五歲時就可以去私塾讀書,即使什麼都不懂,也會背誦些論語等四書五經。
而官宦和富商等人家,更是會請來老師,在家中進行一對一的教育,或者是由父母長輩親自教導,就是宮裡也同樣如此,對於幾歲的小兒,異常嚴厲。所以這時候的7,8歲孩子,聰明些的不管是說話,還是舉止,都如一個小大人一樣,也就是所謂的少年老成了。
此時面對一個8歲孩子,好像大人似的說話方式,常公公並沒有覺得突兀,就是張婉兒和一眾丫鬟婆子,儘管吃驚於二爺時不時的驚人之語,也頂多是以為他常年痴呆,一經甦醒就如天仙附體,乃天生的聰慧之人。
張婉兒口中的解縉其人,傳說他自幼穎敏絕倫,有“神童”之稱。其母畫地為字,於腿蓋中教之,一見不忘。5歲時,父教之書,應口成誦;7歲能述文,賦詩有老成語日數誦千言,終身不忘盡讀《四書》、《五經》,貫穿其義理。
類似的聰明孩子多了,這古時孩子往往早熟,說話老成世故些,都屬尋常,何況張灝身份貴重,即使經常語出驚人,也無人敢懷疑他,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張灝還是急著跑到郊外,就是為了避人耳目,除了疼愛他的姐姐心知肚明,知道他怪異一面外,丫鬟婆子的都矇在鼓裡,就是煙翠碧翠二女,因為本身見識有限,年紀又不大,時間久了也就習以為常。
張灝對於這些心知肚明,所以行事沒有太大顧及,反正只要拖過整個夏天,那時就會人人以為他勤奮好學,被姐姐教導的有模有樣,即使是父母親人,頂多只是有些驚奇,而不會太過懷疑,反而坐實他聰明過人,對今後他在做些出格的事,也就不會在大驚小怪了。
對於漢王到訪一事,這幾天早就想好了應對之詞,當常公公說完後,張灝只是微笑,神態間並沒有什麼異樣,只是客氣的道:“既然漢王殿下相邀,那明日我親自過去拜會,不過家姐待字閨中,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