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會試同樣是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通常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全國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往日被姐姐逼著看了好多關於古代文化之類的書籍,我還勉強記得,故此還聽得懂。而身邊楚弈笑得可謂高深莫測,再看寂驚雲和一群小的,神色都挺匪夷所思的。
皇帝目光炯炯:“那殿試呢?”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階別的考試,由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有時皇帝也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因為殿試是由皇帝策問的,所以民間也把高中進士者稱為天子門生。”她一口氣說下來,似乎嗓子有些幹,端起水杯,喝了口蜜糖水。
別說是葉海花了,連我都是鬆了口氣,這皇帝實在是當之無愧的“十萬個為什麼”。偏偏我跟葉海花都是二十一世紀的,對科舉什麼的再清楚也就那樣,糊弄糊弄他們這些根本不知道的還行,但對於那些學者,可就沒說的。
抬眼見皇帝眼神亮得懾人,他的語氣有些不平靜的暗流浮動:“天子門生?
“是。天子門生。”葉海花點點頭,坦然地看著他,“這些人是皇帝選□□的人才,效忠的是皇帝,維護的是國家的利益,而不是世家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皇帝若不想被世家牽制,科舉是最好的辦法。”
我抿抿唇,皇帝忌憚世家勢力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怕是……當下笑道:“嫂子這話說得有理,科舉在中國古代持續了近千年,自然有它的好處。”
“中、中國?還古代?”平安早就聽得迷迷糊糊的,聽了我的話,怕是終於聽懂了,忙出聲詢問。
我只想一下咬掉自己舌頭,這沒事說些什麼呢!這下要是被楚弈看出來他妹妹已經換瓤了,他非得讓我把楚婧顏變出來不可……我心虛的覷了眼楚弈,他根本沒有在意這邊,而是和寂驚雲一臉訝異的看著葉海花。我不免鬆一口氣,最好別聽到……
皇帝定定凝望葉海花的眼中帶著意味不明的複雜情緒,胸口明顯地起伏不平。半晌,才聽到皇帝壓抑的語氣緩緩地道:“以文教佐天下,以武功戡禍亂,文有科舉,武是否也有武舉?”
“公子所言甚是。武科舉是科舉制中冠以‘武’事的特殊門類,考試的內容與‘文’相對,主要是關於軍事和技擊的內容。唐國的武舉考試只重武藝,不問文章,但宋國的武舉考試,開創了武舉殿試之先河,注重考察武舉人的軍事理論素養,選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將,與進士一樣,武舉也鎖試於禮部貢院,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和策文等,既考武藝,也考文才。”
我忽而笑出聲來:“依我看,這武舉難考的多。”
她點頭附和。“文武全才的人才,總是少數。”寂將軍似乎是深有感觸,微微一嘆,“而忠心耿耿的將才則更難覓啊。”
“費心去找,即使找得到,效果也不顯著。”葉海花似乎成竹在胸,笑了笑,“如果朝廷真的那麼欠缺將才,何不辦個軍校,專門培養高素質的軍事人才呢?”
我身子一歪,差點從凳子上摔下來,楚弈忙出手扶住我:“顏兒?”
我搖頭微笑,心裡卻窘迫得很,你不是還要來個黃埔軍校一二三期?!可是泥腿子不也有很多是將才嗎?
“既然文有私塾、縣學、府學、州學、國子監等為學子開闢求學的課堂,武為什麼不能有軍校專門培訓軍事將領呢?有句俗話說‘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每三年一次大浪淘沙的選拔,所花費的精力財力物力,未必不比一創辦一個學校多,朝廷可以把它定位成‘皇家軍校’,軍校出來的武將也全是天子門生。因為門檻高,所以能進入軍校學習的學生,一定要進行嚴格的選拔,不單要能文能武,還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軍校不單培養學生的理論與實戰訓練相結合的技擊和軍事本領,還要抓好政治教育與引導。”
我知道她話說到這裡已經剎不住了,微咳一聲,起身道:“婧顏有些不適,勞煩寂大哥了。”
他本是聽得雙目放光,猛一聽我這麼說,忙道:“林伯,領楚姑娘去客房休息。”
我低頭致意,看一眼葉海花。她這話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