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具殭屍是海關查獲的,由於儲存完好,身體沒有任何*現象,所以最初認定是謀殺棄屍案。
也就是偽裝古屍出運,船行駛到海中央,來個“深海沉屍”,這是當時海關的假設,隨後海關通知了是刑警大隊,經過一番檢驗,認定死者確係死於幾百年以前,而身上的官衣,也鑑定為幾百年前的古物。
這一下可轟動了,濱城轟動了,全國也轟動了,最先轟動的考古界,考古界每年都能挖出儲存完好的古屍,但那種完好是相對的,考古界的審美觀點與普通人不同,骨骼的完整,肌肉的連貫,都可以稱得上是儲存完好,即便挖出的是一具乾癟的乾屍,即便烏黑的面板早已失去光澤,即便乾癟的肌肉早已失去彈性,即便頭髮早已掉光只剩下光禿的腦殼,在他們眼中古屍儲存依然完好,因為他們的觀察角度不同。
同是西周古墓中的古屍,一具爛得只剩牙了,一具卻儲存有完整的骨骼,甚至還有肌肉面板,你說哪一具儲存完好?
用考古人的眼光來看這具古屍,就不能簡單的用“完好”兩個字概括了,這具殭屍稱得上是“完美”,雖然年代較近,但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一般的屍體也就剩骨頭了,但這具不同,肌肉飽滿富有彈力,面板雖然歲失去光澤但膚色如新,除了略顯蒼白,其他與常人無異。
就這樣一個“謀殺棄屍案”,變成了“盜墓、走私文物案”,船主和貨主都被警方傳訊,而殭屍則被完整的移交給了市博物館,當時這具殭屍的臉上,還貼著一道靈符……
◆第三章 屍毒◆(1)
收到殭屍,博物館可是樂壞了,這送來的可不僅僅是一具殭屍,這送來的可是個財神爺呀!
濱城是個新興沿海城市,建市才一百多年,有活力,有魅力,有魄力,但就是沒有凝聚力,歷史不夠厚重,博物館裡也沒個像樣的鎮館之寶,雖也有一些夏商周的銅器玉器,秦磚漢瓦,唐宋字畫,但品質都不夠上乘,館藏從品質到數量,都沒法與內地古城相比,這與濱城飛速發展的經濟及不相稱。
如今好了,天上掉餡餅,一具儲存如此完好的古屍,稍作宣傳,便可變成聚寶盆,印鈔機!
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濱城不乏吃喝玩樂的地方,一年幾十億的收入,使旅遊成了濱城的支柱產業,博物館也想分杯羹,找了幾家旅行社,但都被人家婉言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博物館沒特色,你有的人家也有,人家有的你還沒有,想上博物館看古董,去北京、西安好了,來濱城旅遊就一個目的:看大海。
博物館最新館藏“清末殭屍”,被巧妙的公諸於世,晚報晨報都做了整版的報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名不見經傳的博物館,頓時變得炙手可熱,多家旅行社打算開發這一新興景點兒,廣大市民也想提早一睹芳容,諮詢電話此起彼落,電話都快打爆了。
面對如此火爆的情景,博物館顯得很低調,從不正面回答有關殭屍的資訊,吊足了市民的胃口,這是一個極好的宣傳機會,博物館可不想輕易浪費,所謂的不宣傳就是極好的宣傳,神秘的古屍因而變得更加神秘。
奇貨可居,館方沒有急於開展,而是默默的精心布展,古屍被安放在館內最隱秘的一座展廳,燈光幽暗,氣氛詭秘,整個展廳還原了一座清代古墓,正中的展臺上,古屍靜靜的躺在水晶棺中,臉上貼著一張黃色的紙符。
對於紙符博物館內部有一定分歧,有的認為應該拿掉,這樣參觀者才能看清古屍的原貌,有的認為應當保留,這樣顯得更加神秘,爭論一直持續,直到開展前的最後七天,也就是昨天下午,館長突然決定拿掉紙符,將其放入古屍身側的神龕中,一併展出,可誰知紙符拿掉的當天夜裡,博物館就出事了!
老陳是博物館的守夜人,也是最反對拿掉紙符的人,夜裡面對如此鮮活的古屍,他總覺得一陣陣心悸,紙符多少能給老陳帶來一點兒心理上的安慰,古樸的黃紙,圓潤的篆文,雖然老陳不知道符篆的真正含義,但他能感到符篆上透出的強*力。
昨天夜裡老陳和以往一樣做著例行檢查,空曠的走廊中迴響著老陳單調的腳步聲,節能聲控燈隨著老陳的移動,逐一點亮又逐一熄滅,經過古屍展示廳時,老陳放慢了腳步,因為他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有點兒像夜空中的鳥叫聲,有點兒像人的磨牙聲,有點兒像猿猴的啼叫聲,這其中還夾雜著骨骼的爆裂聲。
◆第三章 屍毒◆(2)
老陳覺得有些害怕,但還是一步步走進了展廳,眼前的景物和以往沒有什麼不同,手電掃過屋內的每一件物品,古色古香,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