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看著房屋的新舊程度,想必有好多年無人居住了,牆角四周都掛滿了蜘蛛網,但這棺材在地面上留下的印記卻並不十分清晰,顯然棺材是後期才被人為擺放在了這裡。
為什麼要將棺材擺放在這裡?吳志遠仔細看了看地面,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之處,每屋擺放一副棺材,又費盡心機的在棺材內豢養蠱蟲,難道只是為了看守這一座廢棄的破屋?
吳志遠繞著棺材留下的印痕走了一圈,心中暗想,難道這棺材下面有東西?猶豫了片刻,他伸出腳在棺材的印痕內輕輕一踩,頓時一陣欣喜,這一腳落實之後,腳底的感覺與踩在其他地方截然不同,這裡的地面更為鬆軟,並且彷彿還有些鬆動。
吳志遠用木劍向著腳底踩過的位置輕輕向下一插,劍尖剛沒入地面兩公分,便被一塊硬物擋住了,木劍上傳來的手感告訴吳志遠,這下面不是石板就是青磚!
吳志遠將木劍放在一旁,伸手開始扒下劍位置的泥土,剛扒了兩下,果然露出了一塊青色的磚石,他不再遲疑,索性開始向四周扒土,一直扒了三尺見方,才看到了下面那塊青色磚石的邊緣。
吳志遠順著磚石邊緣將那塊磚石用力掀了起來,這塊磚石顏色青灰,入手比較沉重,看年歲絕不在五十年以下,絕對不是民國之物,不過,即使這磚石年歲再久,它也只不過是一塊磚石,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吳志遠隨手將它一掀,掀翻在了一邊。
這隨手一掀磚石便翻了個個兒,吳志遠猛然看到那磚石的背面居然刻著字,他端起來放在眼前仔細一看,只見上面隸書豎寫著“泰山石敢當”五個大字。
“泰山石敢當?”吳志遠嘴中默唸,這幾個字怎麼出現在這裡?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洞底部
“泰山石敢當”這五個字吳志遠還是比較熟悉的,吳氏祠堂的東牆上就鑲嵌著一塊刻有這幾個字的石碑,那是因為祠堂東牆恰好衝著一條街,這在風水中叫做“路衝”,茅山道術中屬於一煞,正對煞氣的石碑上刻有這五個字,便可以化解煞氣,保宅平安。
在茅山道術中,自然沒有“泰山石敢當”這一咒語,所以這種辟邪化煞的方法自然也不是出自茅山派,至於其出處,吳志遠也是略微知道一點。
相傳古時泰山腳下有個村莊,時有妖怪化作一陣怪風前來興風作lang,殘害生靈。村中有一個青年姓石,名敢當,他英勇果斷,力大無窮,挺身而出將那妖怪打跑,那妖怪化作一陣妖風向南流竄,後來到了福建繼續作威作福,福建的一些農戶打聽到了石敢當的訊息,就把他請到了福建來降妖,於是妖怪又化作妖風一路向北逃竄,逃到了東北地區,人們又把石敢當請到了東北……後來,石敢當心想九州大地這麼遼闊,不可能一輩子這樣跑來跑去,而泰山上有許多石頭,不如用泰山石刻上自己的名字,哪裡鬧妖風,就把石頭放在門外,這樣妖怪不就不敢進去了?這個方法果然奏效,後來泰山石敢當的名號越傳越遠,遍佈中華大地,現在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泰山石敢當”的石碑。
這個傳說沒有具體的史料記載,但幾千年來,“泰山石敢當”這五個字能人盡皆知,並一直流傳下來,可見它辟邪化煞的效用不容置疑,況且泰山本是五嶽之尊,自古以來各種仙靈傳說不計其數,所有的傳說也都不是空穴來風的。
吳志遠看著一旁青色磚石上的字,又看了看磚石掀開後露出的一個可容一人透過的黑漆漆的洞口,洞口處有幾個青石臺階向下延伸,消失在黑暗中。他的心中卻是另一番想法,這“泰山石敢當”五字向著洞內,難道是因為這洞裡困著什麼妖怪,要阻止這妖怪跑出來?
聯想起這無人荒村,以及房屋內擺放的養蠱棺材,吳志遠越來越覺得這個地洞有點詭異,他雖然好奇心重,但總不至於拿自己的生命當兒戲,心想不管這地洞內有何玄機,跟自己終究沒有多少關係,現今要弄明白的就是這村子到底是不是師公所說的益都縣的柳蔭村。
心念至此,吳志遠拿起一邊的泰山青磚,剛要按照原樣蓋在洞口上,突然,他隱約聽到一名女子的叫聲,可能是因為隔得遠的緣故,那叫聲聽起來極為微弱,但彷彿十分悽慘。
吳志遠渾身一震,腦海中的記憶猛地氾濫開了:“這個聲音……好像在哪裡聽到過。”他急速的回想著,還沒理出一點頭緒,就在這時,那叫聲再次響起,正是從地洞之內傳出來的。
這再一次的叫聲,立馬讓吳志遠回想起來,當日他和假的月影撫仙趕屍經過山神廟時,曾在神廟的地洞口聽到過這個悽慘的叫聲,當時那假的月影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