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西推進75公里,並在1月20日拂曉進攻羅斯托夫南面的巴泰斯克,卻在損失7輛坦克後被迫撤退。

面對德軍日益增強的抵抗,羅特米斯特羅夫主張將部隊撤回到馬內奇河口。但方面軍司令員葉廖緬科卻命令他重新奪回陣地。羅特米斯特羅夫只好硬著頭皮打了3天,結果陷入德軍3個師的攻擊而損失慘重,叢集所屬的3個軍只剩下了29輛坦克、11門反坦克炮。

當蘇軍被阻止在羅斯托夫的同時,從高加索撤退過來的德第1裝甲集團軍卻逐漸向曼施坦因靠攏。1月23日,該裝甲集團軍在邁恩奇南部與曼施坦因麾下第4裝甲集團軍建立起聯絡。1月27日,希特勒將第1裝甲集團軍轉隸頓河集團軍群,但只允許該集團軍的4個師(1個裝甲師,3個步兵師)撤至羅斯托夫以西,其餘兵力則留在高加索,由退向庫班橋頭堡的德第17集團軍統一指揮。1月底,第17集團軍已經開始進入位於塔曼半島的陣地。

。 想看書來

從頓河上游到羅斯托夫(7)

雖然沒有得到希望的重兵集團,但曼施坦因卻得到了撤退到頓河下游以西的許可。1月29日,頓河集團軍群司令部從塔甘羅格轉移到斯大林諾。

第1裝甲集團軍1943年2月3日戰鬥序列

第3裝甲軍:第19、27裝甲師,第5黨衛軍師

第30軍:(菲特爾…皮克戰役叢集)

第40裝甲軍

蘇聯方面。羅斯托夫拿不下來,切斷高加索德軍的嘗試也逐漸泡了湯,斯大林對南方方面軍自然大為不滿,在2月2日以馬利諾夫斯基取代了葉廖緬科的方面軍司令員職務。葉廖緬科再度失寵。

當曼施坦因阻止紅軍攻取羅斯托夫的同時,在他的北翼,紅軍西南方面軍也在1月4日發動了旨在奪取頓巴斯的進攻。攻勢在B集團軍群和頓河集團軍群接合部展開。B集團軍群右翼,義大利軍隊殘部早就已經無影無蹤,德軍皮克戰役叢集(1月16日起隸屬頓河集團軍群),由於兵力過於薄弱(第30軍司令部,第3山地步兵師,第304步兵師等),也被蘇軍壓迫著一路後退。

相形之下,曼施坦因麾下的霍利德戰役叢集兵力較強。經過補充,霍利德到1月中旬,擁有第62、294、336、387步兵師,2個空軍野戰師殘部和一些高射炮部隊。機動力量方面,除了被削弱的第6、11裝甲師,第22裝甲師殘部外,還有新增的第7裝甲師(編制有第25坦克團,第6、7裝甲步兵團,第78裝甲炮兵團)。這個師基本滿員,擁有155輛坦克(包括18輛IV號長身管,75輛III號長身管)。霍利德下屬的米特軍(截至43年2月21日),部署在羅斯托夫以北。該軍1942年12月25日在頓河地區組建。1943年1月1日,下屬第7空軍野戰師,第336步兵師,第384步兵師司令部。

為了重點防禦,霍利德根據曼施坦因的指示,放棄了很多不重要的陣地,儘量把部隊集中在關鍵地區,並不斷運用裝甲部隊實施反擊。這給蘇軍造成了很大損失。為了加強攻擊,蘇方增援了第2、3、10、23坦克軍(每個軍50…65輛坦克)。但這些部隊在車站解除安裝後,還需要行軍300…350公里才能到達前線。1月9、14日,第2、23坦克軍投入交戰。第10、3坦克軍隨後投入。依靠強大裝甲部隊的支援,蘇軍得以推進到北頓涅茨河。為了鞏固這一方向,曼施坦因投入了新到的第1裝甲集團軍。

截至1943年1月底,紅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已經推進到北頓涅茨河和頓河下游。前者從北面,後者從南面,威脅著頓河集團軍群的主力。

南線全面攻勢(1)

拼死抵抗的蘇聯士兵

1、紅軍的全面進攻計劃

2月南線德軍序列

頓河集團軍群(2月12日重組為南方集團軍群):第1裝甲集團軍,霍利德戰役叢集,第4裝甲集團軍,第3、4羅馬尼亞集團軍。菲特爾…皮克戰役叢集

B集團軍群:第2集團軍(主力被包圍),第2匈牙利集團軍(被圍殲),第8義大利集團軍(被擊潰),蘭茨戰役叢集(2月1日組建,21日改為肯普夫戰役叢集)

A集團軍群:第17集團軍,克里木指揮部

經過1943年1月的交戰,德軍南線北段的B集團軍群已經被擊潰;曼施坦因頓河集團軍群雖然救出了高加索的第1裝甲集團軍,並繼續佔據著羅斯托夫,卻也被紅軍壓迫著後撤到北頓涅茨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