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誠實穩重和虛懷若谷為自己鋪設了一條較為通暢的政治之路。
從1957年到1969年,短短12年的時間,帕爾梅曾先後擔任過首相府處長、不管部大臣、交通大臣、教育大臣。1969年,他當選為社民黨主席,並且接替了埃蘭德首相的位置,成為歐洲最年輕的首相。
1976年,帕爾梅在大選中失利,被迫下臺。在卸去首相頭銜的那段日子裡,帕爾梅從未間斷過自己的政治活動,一直到1982年重新出任首相。
帕爾梅是個有頭腦的領導者,這完全表現在他的治國之道上。眾所周知,瑞典是個福利國家,一個瑞典公民,政府會從你出生起就負擔起你的成長,直到你雙腳踏進墳墓。一個瑞典籍的孩子,從出生到16歲,每年可以獲得3000克郎的補貼。從16歲開始,可以連續4年領取助學金。進入社會後,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補貼。在瑞典執政了幾十年的社民黨一直稱自己為社會主義。
20世紀20年代,瑞典社民黨領導人漢森曾說過,社會主義旨在福利,福利是社會主義的象徵。於是多年來,社民黨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到了帕爾梅的時候,他進一步實現了瑞典社會主義的福利性。1975年,帕爾梅提出“*社會主義”,將社會福利提上日程,並倡導自由平等的人際關係,消除階級和階級思想。
瑞典的社會主義模式一向備受爭議。有人認為,像瑞典這樣一個私有成分在商業領域佔85%、製造業領域佔94%的國家應該在資本主義行列,有人則認為瑞典的社會分配完全是社會主義的模樣。其實,究竟什麼是社會主義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概括,正如同帕爾梅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