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孫震看了一眼默不作聲的夏力行,介面道:“你覺得國營企業搬遷過來是一個機會?”
“孫書記,這只是我個人看法,這兩家企業都是軍工企業,我知道您的擔心可能是害怕目前國營企業出現的困境開始顯現,萬一這些企業搬遷過來沒多久就不景氣了,會不會給我們豐州帶來一些不利因素,但我個人覺得軍工企業在目前我們國家經濟體系中應該要屬於特殊保證的,尤其是這兩家企業規模都不小,它們的產品都還具有相當競爭力,而且據說兩家企業也已經開始有開發民品的計劃,以它們的科研實力,如果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做出調整,我想應該還是很有前途的。”
孫震不置可否的皺了皺眉頭,“除了這一點之外,這兩家企業如果搬遷到我們豐州,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孫書記,好處是相對的,這些企業也不是傻子,它們也一樣要評估到我們豐州的利弊,從我們豐州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兩個企業如果過來,不說廠區佔地,僅僅是數千工人連帶著他們的家屬子女可能就會超過萬人,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可能需要建設數千套住宅來滿足這些職工和家屬的需要,這樣大的生活區就涉及到規劃和市政配套建設,而恰恰我們豐州是新建地區,豐州縣改市,在土地資源上較為豐富,在規劃上也稱得上的白紙畫圖,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最大程度滿足它們在規劃建設上的需要,這一點是其他城市所難以具備的,而同樣我們可以依託這兩個軍工大廠的建設來規劃我們地區幹部職工住房建設,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市政配套設施,也可以減輕我們在市政配套建設上的資金壓力,可謂相得益彰。”
第二卷 東方欲曉 第一百一十二節 步步入眼
陸為民這番話算得上是問題的核心。
豐州現在最為困難的就是財政資金問題,這幾百幹部職工的住房問題要建設起來不是單純只修房子那麼簡單。
豐州老城區情況很不樂觀,沒有足夠合適的地塊提供,地委行署的確也在考慮將這些單位的住房建在老城區外區的區域,但是這就涉及到道路、管網以及必要的配套生活設施。
可以說這一筆開銷也是相當驚人的,如果能夠利用這兩個軍工企業生活區建設來實現共享,無疑可以極大地減少這筆開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享受這些國營大廠帶來的優惠條件、比如供電、供氣等等,對於這些軍工大企業,從中央到省裡都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而且還有一個相當有利的因素就是可以利用這兩個大型軍工企業的遷建實現整個豐州城市中心按照地委行署的意圖來進行轉移,提升整個城市的形象,讓豐州儘快實現從縣城到城市的升級。
“小陸,你說的都挺美好,但我最初所提到的幾個問題,你還沒有完整的回答呢。”
孫震已經在內心認可了陸為民的觀點,事實上他也一直在就如何和李志遠的觀點實現妥協而費神。
他得到一個較為可靠的訊息,如果不出意外,夏力行在豐州擔任地委書記可能只是一個過渡,很有可能會在省的第六屆黨代會之後和黨的十四大之前回省裡擔任職務。
這也就意味著李志遠很有可能要接任夏力行的地委書記職務,而自己何去何從雖然沒有明說,但接任李志遠行署專員的可能性也就相當大了,在這種情況下,與李志遠把關係處得太僵不太合適。
孫震不是那種為了自己官位就可以放棄自己堅持的原則的人,但是他也承認李志遠的觀點中同樣也包含有合理的一面,凝聚幹部職工的力量,解決他們所最為關切的問題,本身也是地委行署的責任,在這一點上他力圖找到了一個可以和李志遠都認可的共識,但前期的溝通效果並不好。
現在看起來眼前這個年輕人提出的吸引長風機器廠和北方機械廠搬遷到豐州來應該是一個契機,藉助長風機器廠和北方機械廠搬遷來實現雙方意圖的妥協,而且還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動豐州城市化的程序,這對於豐州市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機遇,相信張天豪也很樂意見到這個己方都能接受的結果,但前提是長風機器廠和北方機械廠能如豐州方面所願搬遷到豐州。
“孫書記,其實我都說了一些,我們現有的優勢並不多,新建地區,土地資源較為豐富,可以最大程度滿足企業搬遷需要,另外我們豐州臨江,地勢平坦,空氣質量好,也是省裡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這些勉強可以算是優勢吧,但我們劣勢就比較明顯,新建地區基礎設施很落後,無論是這些國營企業比較看重的交通條件和教育、醫療水平都難以和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