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翻譯者的奇遇 作者:

件對環境有影響的事情。”

顧長天本來一直煩惱顧長空失去聯絡的事情,他聽了黃千山的話,馬上來了精神:“黃兄弟,你的意思是……這些資料有問題?”

黃千山又低頭看資料,他說:“為什麼山村的人不知道山裡有氣象站?這就是問題。”

要知道在建國初期,氣象機構一直按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制,按軍隊編制,為現役軍人,歸軍委總參氣象局領導。可是,經過幾次變革,氣象機構曾歸管到農業局、水利局,直到現在獨立的氣象局,它早已不是軍事機構,沒有必要保持神秘,更沒有必要對人民群眾保密。黃千山看了氣象資料,發現氣象資料最早的記錄時間是在1958年3月17日,最晚時間是1972年11月28日。這段時間的資料記錄並不連貫,有幾部分斷了幾年,有幾部分段了幾天、幾星期,但是這些資料卻是相同的筆跡。

黃千山認為,一百萬資料不可能是同一個人從1958年一直記錄到1972年,這些資料是從前人記載所獲,進而轉抄成自己的,就如勞月的那本馬爾地夫手稿。因為找得不全,所以有些部分出現了斷層,資料並不完整。黃千山注意到,最早期的氣象資料中,大氣飄塵濃度非常高,土壤、植物根莖含有大量的硫,水中含磷量也很高,溫度升高,雨量銳減,甚至出現酸雨。到了後期,這些資料才逐漸恢復正常。

顧長天聽完黃千山說的話,他馬上問:“空氣、土壤和植物含硫量很高,難道是山中發生過爆炸?”

勞月手中也拿了幾張氣象資料,她說:“不可能是爆炸,爆炸不會影響環境那麼久,這些影響起碼持續了十多年,除非是引爆放射性武器。”

黃千山以翻譯的身份參加過很多會議,其中就包括五次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他掌握的氣象方面的知識可以和專家媲美。可惜黃千山慢慢地厭倦了這些壓力,以及生活中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最後使得他又回到了廣西,甘願做一個小翻譯。儘管如此,這些資歷並沒有給黃千山帶來任何好處,他的臭脾氣讓他屢次被炒魷魚,吃飯都差點兒成了問題。

言歸正傳,這些氣象資料背後隱藏了一個秘密,黃千山看完以後才確定,山中曾有一個火電廠。很多火電廠初期不注意環保,所以排氣沒有脫硫、除塵,迴圈水沒有除磷,致使山中的環境受到惡劣的影響。現在,很多新聞報道,一些火電廠附近的村民患癌症的人數大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和火電廠有強烈輻射有關。黃千山跟他們說,這些資料恐怕不全面,當時這裡肯定也受到了輻射,也許當時山裡的動物和植物都受到了影響。

勞月聽了就問:“你是說,山裡曾經有個火電廠?”

黃千山點點頭,他說:“愚公村的人說西脈山群中曾經有一個村子,可是後來人去樓空,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那個村子的人很可能和火電廠有關,因為某種原因火電廠關閉了,那個村子的人就撤離了。”

顧長天滿頭霧水,他疑惑地問:“那為什麼山裡有個火電廠,為什麼愚公村的人不知道山中有這麼個東西?”

黃千山皺了皺眉頭,他說:“可能是山中曾想弄個軍事基地,火電廠是用來發電的,但後來卻擱淺了。擱淺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軍方政策改變,又或者是……”

勞月接話,說道:“又或者是山中發生了特別的事情,所以不得不改變初衷。”

這時,顧長天看著屋外,山裡的夜雨吵得轟天動地,雨水飄進了破屋,但他覺得似乎聽到了奇怪的聲音。顧長天認真一聽,卻又聽不到任何聲音,除了雨聲和風聲。顧長天在心中自嘲,肯定是自己太累了,所以才神經緊張,聽覺上出現了紊亂。顧長天將思緒拉回來,繼續跟勞月和黃千山分析這些氣象資料,不再去聽屋外奇怪的聲音。

勞月看見顧長天剛才望了幾眼屋外,於是就問:“長天,你看什麼?”

顧長天趕緊回答:“沒什麼,我就想知道雨什麼時候停,不然明天就不好辦了。”

勞月將火撥旺,然後說道:“這場雨來得急猛,不會下太久的,你放心,明天一定把長空找到。”

顧長天假裝無所謂地說:“他那麼大個人,不找也算了,還能走丟不成。不過……你們既然說氣象資料是記錄火電廠產生的汙染變化,那氣象站的人去哪兒了,為什麼連資料也沒帶走?”

黃千山也不明白,他說:“氣象站的人可能是給火電廠擦屁股的人,他們失蹤了也沒人下功夫去找,連這些辛苦記錄的資料都沒拿走。”

勞月凝神說:“記錄資料的人可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