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2 / 4)

小說:我哥是諸葛亮 作者:風雅頌

唐,將來也好說話不是嗎?唐王一定不會虧待咱們的。”

老羌王知道這是大勢所趨,就同意了姜浩的意見,決定出兵3萬,配合趙雲進攻益州。

姜浩覺得,打仗有趙雲指揮,他就不親自去了,還不如去見諸葛均,談談以後西羌國的安排。於是就和姜晶一起來到了博格達撳。

姜浩見到諸葛均,也不知怎地,不再像以前那隨便了,心裡有些壓力,畢竟大唐現在太龐大了。

諸葛均倒是沒有任何變化,仍然像以前一樣熱情。他走上前去,親切地叫聲三哥,就擁抱了姜浩。姜浩心裡感動,漸漸也放開了。

不一會兒,劉循接到訊息,帶著姜潔也趕來了。兄弟幾個相談甚歡。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談心

諸葛均和劉循熱情地招待了姜浩,姜潔和姜晶姐妹作陪。

姜浩看到大妹姜潔,十分高興,問了她一些生活上的問題,看到她一臉幸福的模樣,也為她高興。

兄弟三人海闊天空地閒聊著。劉循負責大唐對外貿易部,就講一些海外見聞,說起大唐的產品在世界各地都受到歡迎。僅僅外貿的稅收就達到了西羌國,全國稅收的上百倍。

姜浩羨慕不已。他由衷地說道:“沒想到,當年五弟只是一個商人,後來兄弟們幫他打下了焉耆這麼一個小國。短短几年,竟然發展到人口近千萬,地域遠超曹操的龐大帝國,國家的富庶更是天下第一,真是了不起啊。”

劉循提起大唐也是一臉的自豪,說到:“如今的大唐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當地國民的尊重。大唐國民的行為準則人人遵守,到了國外都能夠自覺維護大唐的形象。各個國家的人都願意和大唐做生意,受到了普遍歡迎。”

接著他講了一個故事,說在西方有一個叫大德伯坦的國家,國內兩派勢力互相征戰,但是大唐公民在兩派之間自由往來,竟沒有任何阻礙。聽得姜浩直咂舌。

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兩派交界之處,有個小偷偷了一個大唐商人的東西,受到追捕,那個小偷跑到了對面去了,結果被抓住,送回了另一派的防區,等於是敵對雙方聯手替大唐人出頭。大唐的地位可見一斑。

酒到酣處,姜浩說起了現實的問題,他說道:“這次大唐要出兵益州,不知道二哥是怎麼想的?”

劉循說道:“從公事上說,益州在我父親治理下,百姓生活並不好過,如果以後交給我那個哥哥,更是沒有什麼指望。如果大唐能統一了益州,百姓才能夠過上像大唐一樣的生活。從私事上說,我是從益州逃亡出來的,益州與我沒有任何關係。再說了,就算是大唐不去佔領益州,現在益州被劉備他們攻打,將來也會落入劉備之手。所以,大唐出兵益州我沒有任何意見。”

諸葛均說到:“大唐的目的是要統一全國,要取締天下所有軍閥的統治。為什麼呢?秦朝末年的時候全國人口大約2000萬,但是始皇動用大量的人口修長城,陵墓和阿房宮,再經過三年的滅秦戰爭和四年的楚漢戰爭,漢朝剛建立的人口約1500萬左右,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後,漢朝的人口到達了2000多萬。

但是等武帝登基,開始對匈奴,東越和南越用兵,致使人口又減少,武帝之後,戰爭減少,經過漢宣帝的中興之治,元始二年,全國人口達到了4000萬左右,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綠林赤眉起義之後,人口2700萬,而整個東漢直至董卓亂政之時,人口都比較平穩沒有波動。

但是自從董卓死後,這才幾年,曹操、袁紹、孫權、劉備等人軍閥混戰,現在人口有隻有2200萬左右!

我說的這些,大家不難從中看出,戰亂是一切災難的根源,必須消滅一切軍閥勢力,統一全國,才能使整個國家強盛起來,人口才能正常地增長。”

他從姜晶手中接過了水杯,喝了一口,接著說道:“我是個懶散的性子,對於權力沒有什麼**,是形勢一步步將我逼上了這條路。我現在可以在這裡宣佈,一旦國家完成統一,我絕不會做皇帝,一定會辭去現在的職位,去當一名工程師,做一些願意做的事情。

當然了,在我退下來之前,兄弟們的事情我會安排好的,如果願意,二哥可以擔任益州的刺史,西羌也可以設立一個州,三哥來當刺史,不過,你們擔任的是大唐的刺史,不再是以前的軍閥了。

大唐將建立一套完整的權利監督機制,確保國家權利的正常行使。”

接下來兄弟幾人又探討了一些具體問題,基本上決定了西羌國加入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