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為喜劇達人、然後送到《歡樂喜劇人》完成從達人到明星的轉化,此後再透過網劇、電影、電視劇兌現人氣……
不過,在曾經那個圈子裡歷練,周星或耳聞或親眼見證,知道每條路都不好走。
像喜劇演出這條路,陳佩斯花了30年,經過鄧超《翠花上酸菜》的啟發才找到方向,而笑果文化、開心麻花以及鄧超背後的俞白眉團隊,每家也有超過十年的發展歷史。
至於歡樂傳媒,他們進入喜劇市場較晚,對於喜劇人才的培養體系雖然被外界看好,但也有一些問題。
當然,歡樂傳媒背後的嘉娛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可是有徐崢的歡喜傳媒,以及賈玲聯合參股,可以說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關係有關係,前景並不愁。
而在這個世界,齊民的新派娛樂已經有點前世歡樂傳媒的影子,但還是初步。
也就是說,新派傳媒現在還處於前世歡樂傳媒出品《笑傲江湖》的階段,沒有後面的《笑傲幫》的沉澱,和《歡樂喜劇人》的昇華。
周星透過觀察發現,新派娛樂也還沒有意識到這一條產業鏈,反而拔苗助長的在《超級喜劇人》裡面挖掘出選手後,立刻就投入到影視、廣告和劇場撈金。
這種缺少沉澱的方式,幾乎就是壓榨人力資源,這樣對於公司當然有好處,可以快速積累和撈金,最後開始大電影製作。
而對於演員來說,恐怕到頭來依然不溫不火,甚至他們的名氣,以及沒有經過歷練、提升的演技,也會拖累大電影票房。
正是看到這個世界喜劇產業的現狀,透過對前世喜劇的思考,周星完全可以搶在新派娛樂之前,進行這種模式的運作。
等到新派傳媒回過神來,他旗下的藝人恐怕已經完成《笑傲幫》的積累,達到可以參加《歡樂喜劇人》這種檔次節目的水準和名氣,那個時候,就算新派娛樂再次殺來回馬槍,也已經拍馬不及了。
所以,周星的方式就是參考第二、第三兩種結合的方式,劇場和電視分步著手,分層佈局,最後投資影視、大電影,打造大ip,組建自己的娛樂王國!
————————
這是今天的第一更,還有兩章保底,到時候兩章合一更新,估計得12點多了,大家明早再看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