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皇后教養嚴格,不讓他們沾那些風花雪月無病呻吟的東西。三個孩子年紀小,心思單純,也想不到那上面去。
原本,他倒想讓三個孩子晚些成親,像現在這樣多過兩年,卻怕紙包不住火,弘時胡鬧被幾個弟妹知道,弄得大家尷尬,倒不如早些敲定三人終身,以免生變。
弘曆和弘晝都不可能只娶怡安一個。若讓弘曆娶怡安,怡安的出身註定不能冊後,只能居妃位。怡安是他和皇后捧在手心裡養大的女兒,有實無名的公主,不得不屈居下位,對一個臣下出身的女子行跪拜之禮,弄不好還要受氣,他想著也覺得不痛快。況且,怡安的脾氣,哪裡受得了後宮諸般約束,又哪裡經得住後宮女人的爭鬥?萬一等到他和皇后不在了,弘曆喜新厭舊,不再護著怡安,怡安可怎麼辦?
怡安的身份,親王福晉怎麼也能做得。哪怕弘晝弄來一院子女人,也不能爬到怡安頭上。就算弘晝和怡安鬧起來,弘曆也會出面調停,不會讓怡安吃虧。就算怡安鬧出什麼事,到底只是親王府,有弘曆幫忙掩蓋,也出不了亂子。如此,才能三全其美。
弘晝的親孃耿氏老實,一點管不了自己肚子裡爬出來的這個兒子。皇后算怡安的親孃。這事,只有他親自出馬提起個頭。
他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養的兒子沒一個肯給他面子。
聽他說完,弘晝安靜了一陣子,搖搖頭:“我不娶怡安。”
胤禛一愣:“怡安哪裡不好?”
“怡安是極好的。可,皇阿瑪你想想,我和怡安一處長大,便如兄弟一般。叫我娶怡安,不是同叫我娶弘曆一樣?”
胤禛好氣又好笑:“胡說!弘曆是男子,和你一個親阿瑪,誰會讓你娶他?怡安是女子,同你不一個姓,是你姑姑的女兒,自小養在我們家,就是血緣也是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