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沒走多遠,畫童就要去辦他的事,我和春梅則四處溜達。畫童不放心,千叮萬囑:“娘娘記得,酉時之前,奴才在這兒等娘娘。”
我說:“知道啦。”
我和春梅逛了一會兒,首先進了一間賣布匹兼做裁縫的店鋪。
身上穿著太監衣服,總覺得不雅觀。雖然太監在京城,到處都可看到,不算是稀有動物,有些還威風得很,因為狐假虎威嘛。所謂的太監,眾所周知,便是被“卡嚓”掉命根子,“六根不全”的傢伙,他們沒了男人那值得叫囂的,拿來播種繁殖後代的那寶貴東東,因此面不生明須,喉頭無突,說話女聲女氣,舉止動作,不男不女,不陰不陽。
做太監的,歷來聲名狼藉,口碑很差,不大被別人看得起。
當然,凡事也沒有絕對,在歷來太監大軍中,也曾湧現過幾個光輝人物。如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者,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蔡倫,是東漢時代的一個太監。還有舉世聞名的偉大航海家,七次下西洋的明成祖朱棣時期的太監鄭和。
他們兩個,是太監中的傑出人物。
古代太落後,做生意的又沒那麼精明,沒搞時裝廠,沒有現成的時裝賣。不過布匹店和裁縫店倒不少,那兒掛滿了客人定做的衣服,很多衣服做好了,客人還沒來拿。我和春梅挑了兩套男裝,付了銀兩。
我穿了一身白衣,外罩淺藍軟煙羅輕紗,像了電視裡的古裝片中的富家公子哥兒,照照鏡子,覺得還應該文質彬彬點,又買了一把金縷摺扇。春梅不敢和我一樣的穿著打扮,剛巧有一套小廝服裝,她要過來穿了。
我和春梅出了店鋪後,便四處走著。
大街頭有意想不到的繁華,熱鬧非凡,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鱗次櫛比的店鋪,日用商品店,布匹店,店雜貨,典當店,還有茶樓,小食店,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第7卷 第268章:偷溜出宮(5)
各式各樣小攤,有賣糖葫蘆的,有捏有泥人的,有賣餛飩的,有賣煎餅的,還有賣古玩的,瓷器的,字畫的,那些小販們,叫賣聲此起彼落,還有耍雜技的,一聲鑼,一聲鼓,喧囂嘈雜著。
我和春梅像山裡人進城,無比的好奇,到處瀏覽。
我人心不足蛇吞象,喃喃地說:“如果每天都能出來溜達,就爽歪歪了。”
不遠處有鑼鼓聲,春梅伸長了脖子,很興奮:“娘娘——”
我笑睇了她一眼:“叫我公子。”
春梅伸舌頭:“是,公子。”她往了鑼鼓聲那邊指:“公子快看,那邊圍了很多人,一定有什麼好看,我們快過去看看。”
原來是耍雜技。
我和春梅興致勃勃地擠在人群堆裡,又再擠了上前去。
只見一個粗壯的中年男子,拿了一塊大磚頭,狠力地朝自己額頭拍去,磚頭碎了,而中年男子沒事。接著,他又拿了一根槓子,穩穩的放到肩膀上,一個十歲左右穿紅衣的小女孩,像了猴子那樣爬上去,用了一根腰帶,把小小而柔軟的身子直吊下來,手腳敏捷的在半空中倒腰,劈叉,旋轉,做著種種的高難度動作。
周圍觀眾,掌聲雷動,叫“好”聲一大片。
我和春梅也拚命地鼓掌,手掌都拍紅了。
另外有一個只有五六歲的小女孩,拿著一個破碗,向著眾人要賞錢。走到我身邊的時候,我摸出拿著幾小塊碎銀兩,正要扔下去,冷不防的從後面伸出來一隻手,放下了兩個銀錠子,小女孩眼中露出了驚喜的目光,連忙乖巧地說:“謝謝公子!謝謝!”
我看過去。
是一個身材修長,穿著墨綠色的緞子衣袍,腰間繫著白色玉帶,頭髮束著同樣墨綠色的絲帶,五官俊秀,飄逸出塵的翩翩少年郎——靠啊,原來是謝希大。
人家是無巧不成書,我是無巧不成災。
我嚇得連忙縮下頭,拉了春梅鞋底抹油要溜走。誰知謝希大看過來,含笑向我打招呼:“潘兄弟,原來你在這兒啊?真是巧。”
我只好乖乖站住,擠出一個比哭還要難看的笑容:“是啊,真的是巧。”
第7卷 第269章:偷溜出宮(6)
媽的,京城那麼大,人那麼多,我為什麼偏偏就這麼倒黴,竟然遇到了熟人。還好,遇到的人不是武大郎,是謝希大,要不我就死定了。
我紅著臉,站在那兒,有點手足無措,就像一個現場被抓著的行竊小偷,我支吾著說:“謝,謝大公子,你慢慢欣賞表演,小,小弟我,有事先走一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