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還能有附葬的尊榮。而如今,熹妃名下,唯一能靠的,只有弘喜。那還是養在謙嬪身邊,跟自己不親的兒子。熹妃嘆氣,但願,弘曆所謀,能夠成功吧?
裕嬪本來緊跟熹妃,聽見年妃提起熹妃的兒子,心中一顫,不自覺,就往後落了幾步,跟謙嬪走到一處。謙嬪冷笑,低聲嘲諷:“看吧,當年,好心幫人家養兒子,還養出仇來了。這也就是她不管事了,要是還管事,還不知道怎麼著咱們呢!”
裕嬪心下疑惑,卻不敢問。弘圖之死,到如今,她都覺得是因為自己沒照顧好所致。每次見到熹妃,總覺心懷愧疚。只是,謙嬪話裡話外,卻叫她聽出另一層意思。本想再問,奈何宮巷之中,人多嘴雜,話到嘴邊,只得暫且嚥下去。謙嬪也未多說,領著人回宮不提。
再說年妃回到延禧宮,越想越氣,越想越惱。偏偏不能發火,不敢使性子。傳話出去,叫孃家嫂子進宮說話。哪知年家回來的信兒是:老爺不日要赴藏為官,整個家裡忙著打理行禮。老太太又病了,年夫人無暇抽身。年妃無奈,只得給年羹堯送信。得來的訊息就是:望娘娘好好照顧自己,孃家無能,只盼娘娘平安,就是福氣。
年妃鬱結於心,不久,就纏綿病榻,快到新年,方才能夠起身。本以為,弘經能常來寬慰一二。哪知,弘經來倒是來了。每次過來,不是弘琴陪著,就是弘緯帶著人在殿外等著。除了“忘母妃放寬心”之類的話,再也沒用多少。弘琴還在旁邊插科打諢,年妃縱然有再多心裡話,也說不出口。如此一來,宮院之內,沒了年妃推波助瀾,倒也安靜了不少時候。
懋貴妃素來貞靜,晉了貴妃位,不過忐忑琢磨兩日,而後,每日裡,將手頭宮務處理妥當,依舊吃齋唸佛。反觀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