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2 / 4)

小說:草清 作者:溫暖寒冬

特點,適合的應用範圍。

李肆對鋼鐵工業的瞭解,也就僅止於小說級別,這些東西也非他親手而為,甚至跟後世的鋼鐵工業標準差得老鼻子遠,但他深知,不管是什麼標準,總得先有標準,以實際需求為標準來粗略度量,至少能將近現代鋼鐵工業的底層骨架搭起來。

在這個時代的鐵工,要學會辨認鋼鐵,比如最簡單的冶鐵工,至少得有好幾年的經驗,才能對出爐的生鐵是否可用心裡有數,如果有這書在手,對照實際生產過程,個把月就能出徒。而制鐵工也要打好幾年鐵,才能擁有短時間內分辨材質的能力,有了這書在手,檢驗材質的環節就便利得太多,雖然內容只是入mén,卻是建基的絕世秘笈。

佛山製造局的生產流程,大多都是水力機械,為此鐵塘建有好幾處水堤,專mén驅動水車。可這不意味著完全的機械化,從備料到加工,諸多環節還是得靠工匠自己的判斷。比如說最簡單的槍管制造,雖然有水錘若干鍛的標準,但產品是否達標,還得靠經驗判斷,否則難以保證成品率,製造局監事米德正負責的就是這一類工作。

有了《鋼鐵辨要》這本書,乃至相關的一系列基礎知識,才能保證製造局的工匠有起碼的職業學識。

正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太寶貴,關鳳生才捨不得大規模傳播,他不僅親自挑選每一個工匠,還要查對方祖宗三代,丟一些小活考較人家心xìng,原本計劃兩個月招募三百名工匠,他以收徒的方式折騰,到現在才收了三十多個“徒弟”。之前也有人提醒說進度太慢,可他是李肆的丈人,又是青田公司司董,元老級人物,被他訓了一番後,再沒人敢多嘴。

結果就變成現在這樣,關鳳生被李肆訓斥。

“關叔,這不是收徒弟,如果不是現在局勢還沒完全明朗,我都想把這本書刊印出來,廣發天下。”

李肆這話出口,不僅關鳳生一把將書抱回了懷裡,其他人也都是兩眼圓瞪,他們這總司,頭殼壞掉了?

“這只是基礎的東西,就跟字典和本草書一般,懂的人越多,工匠越好找,咱們的鋼鐵產業也才越興旺。”

李肆的解釋很簡單,大家都沒怎麼明白,可說到本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在眾人腦子裡浮現,又覺得確實是這個道理,但是……

“咱們跟朝廷終究不是一個路數,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總要大幹的。這書傳出去,被朝廷拿來用了,難不成還是好事?”

很早以前,關鳳生還是一聽官府就心驚ròu跳的主,可現在已經大不一樣,不僅有李肆在給大家不斷展示力量,他自己所擁有的學識技能,也推著他的心氣,跨上了睨視“落後社會”的階層,對清廷的忌憚早已淺了。

正因為如此,他才不想讓自己所掌握的力量,被清廷也拿去用了。

“這個,基本是沒可能的,朝廷封禁還來不及,呵呵……”

這點李肆很有信心,沒被bī到牆角,滿清不可能轉變思維,只能朝著越來越僵化的方向演進。對這種迥然於傳統的工業思維,他們可是避之不及。

當然,這時候的滿清,實用主義還是有一定空間。康熙老兒很瞭解科技的力量,真覺得危險了,也保不定來搞個洋務運動,指望以器對器扳回局勢。可這終究是損其統治根基的事,李肆前世的滿清,洋務運動的後果是西學的湧入,思想的開放,民智的啟發,滿清最終覆滅,洋務運動可說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康熙以愚化漢人為己任,這一點不可能看不到。

話又說回來,就算清廷要幹這事了,那也是被bī得無奈了,到那時,他也該站穩了腳跟,可沒什麼好怕的。

所以李肆不擔心,這類知識散播出去,在廣東之外,絕對屬於清廷查禁的物件,很簡單,鋼鐵屬於朝廷管制要物,怎麼能讓人隨便就懂了鋼鐵呢?

“關叔,你想啊,咱們匠人如果能跳開師徒的圈子,就跟教書先生一樣,把各類學問播傳天下,那就等於是開宗立派嘛。徒弟,不一樣非要手把手才能教出來。如果寫書講課就能教出弟子,那不等於滿天下都是弟子嗎?”

李肆描述著關鳳生米德正等人浮想翩翩的場景。

“很早我就在李莊開了工學,你們都只當是收弟子的一個環節,就沒想過,從那時起,我就在希望你們走上這條匠學之路嗎?”

李肆不指望幾句話就說服他們,但把想通這個問題的思路指給了他們。

“再想想商學,為什麼這幾年公司的商關部做了那麼多事?就因為咱們公司的商學辦得興旺,懂商學的人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