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選人推選一個院事,廣東福建和江浙則是一萬個選人推選一個院事,這明顯不公平,還產生了複雜的選人冒籍現象。
這些問題靠兩院自己沒辦法解決,但凡關於自身改制的提案,兩院都會相互牽制。西院自不樂意看到東院理順選人關係,東院也希望將西院限制在“一小撮工商分子”的範疇裡。現在由兩院認可的宰相來改制,大家都沒話說了。
至於薛雪提改制案的用心,無非是擺脫兩院僕從的地位,轉為合作者和調和者。進而還能借改制破開兩院的舊格局,方便他拉起一黨。
總體而言,薛雪這把火,是跟兩院作了筆買賣,大家雙贏,而皇帝借宰相打通兩院和院府的謀劃也圓滿實現。
李克載的同窗們感慨各異,但對薛雪的評價卻是一致的,有大智,有創制之能,皇帝選中他不是沒道理的。
皇帝加薛雪這麼一擺弄,英華國政的格局就有些複雜了,不僅是李克載等人熱議不止,飯館裡桌桌都在高談闊論,原本華夏就人人關心國政,個個都有見解,更何況是在這風起雲湧的鼎革之世。
隔著李克載這邊兩桌,一桌三老一少的交談頗有意思,讓李克載也支起了耳朵。
三老分別是商人、低階官員和府院事,少的是商人的兒子,十五六歲。
商人問:“不想大郎再為錢辛苦,就盼他能走青雲路,可如今這世道,到底哪一條路才是大道呢?明年他要考學院了,還不知改考哪一科呢。”
官員毫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