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是她。
一隻尚在沉睡的柔荑無意中撥開少年矇昧的心。他沒有準備,但已肯獻出一生。
少女毫無知情,此時,她看到少年身後的窗外有隻歡暢的小鳥,於是開心地笑了起來。
這笑容令少年如墜雲端、魂飛魄散。
少年呆若木雞,直到悵然離去,事件的中心人物心無芥蒂。
也就是十八、九歲的少女,未必有絕世之姿,甚至,根本沒有朝他望上一眼。“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回家之後,少年便害了心疾,很快病入膏肓。
垂死的少年不後悔,他總想:那時花開,是多麼美麗的開始……
愛子心切的母親一旦知道了兒子害病的原因,迅即啟程,望華山畿尋訪那有著暴雨梨花針般笑容的少女。
當憂心如焚的母親將少女的蔽膝悄悄藏在兒子的病榻下,奇蹟出現了:少年無藥自愈。
救活了命,卻救不活陷入魔障的心。
不知何故,少年最終發現了少女的隨身物,睹物思人,愛到極處,恨不能食肉寢皮。痴情的少年竟抱著那蔽膝生吞而死。
得不到人,也要得到她的氣息。
彌留,少年乞求母親:請扶我靈柩自華山經過,讓我孤獨的靈魂在她目光中得以安息。
載著少年青春而冰涼軀體的靈車緩緩經過少女門前便再也不肯前行。
少女淡然一笑,曰:“且待須臾。”
她沐浴、更衣,亭亭玉立,如山中第一番盛開玫瑰中最美的那枝。
棺木跟前,少女且舞且歌:“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
黑漆漆的棺木應聲而開。
眾目睽睽之下,少女踏著曼妙舞步,飛入棺中。
棺蓋立刻合上了。
任外面的人如何叩打,裡面卻聲息全無,彷彿亙古以來就從未開啟。
最後人們不得不將少年和少女合葬在一起,並將他們的墓稱為“神女冢”。
一個死了,一個便不能活。
這樣的感情,並不全是傳說。
無你不歡(2)
只是,有些是有形的覆滅;另一些,是心的死亡。
沒了你,我當然能活。但生活,必然已不同。
《家》裡面,覺新是高家的長房長孫,少年的他,對社會有如詩的幻想,對自身的將來和命運也富有強烈的憧憬和期待,更對自由戀愛發展起來的愛情有美好的嚮往。
但中學畢業後,他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長兄如父,父親的早逝使他不得不擔負起“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