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蘇燕原本一直生活在北方,流落到南方來也沒多久時候,上一年梅雨季時候,這一帶幾乎是空梅,沒落過什麼雨,她也沒見到過夏天時分連續幾天的綿綿陰雨,如今看到,還是挺覺奇怪的。
天色陰暗,再加上蘇燕心裡也有一些鬱悶,特別不喜歡這樣的天氣,這陰雨天越加的讓人煩悶。
自上次王易將那首《玉樓春》贈給蘇燕,這美人兒當面向王易表述了一番情意後,接下來這段時間,她都沒什麼特別表示,只是很用心地教王曇課業,間或到王易房中來,聊一些王曇的事,也聊一些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方面的事,儘量每天都在王易面前露下臉,而且每天都經過精心打扮,都是王易非常喜歡看的清新、自然的形象,從不濃妝豔抹。
王易也隱隱地猜到這美人兒這樣舉動的目的,不過他也是希望每天都能看到這美人兒一會,和她說說話,蘇燕長的美,還是那種很純情的美,非常的養顏,特別是天氣慢慢轉熱後,身上衣服穿的少了,更把她美好的身段顯露出來,身體正處於青春萌動期的王易,自然喜歡能時常看到相貌和身段都非常不錯的蘇燕,但因為心中還橫著一根刺,心態很矛盾,一些敏感的事卻不願意說。
這段時間蘇燕也一直沒再提那方面的事,甚至連她非常想知道的身契問題都沒再問王易,不過王易也能從蘇燕那故作的淡然中,看出了一些異樣,這美人兒眼睛中有掩飾不住的落寂,王易自然知道蘇燕落寂的原因,但因為自己心理也矛盾,不知道該如何說,也就不說。
反正蘇燕現在人在府上,要走也沒辦法走的,王易也就不去多考慮。
“多希望能早一天放晴,可以到外面走走,整天呆在屋裡,人都很悶!”蘇燕悶悶地說道。
王易轉過身,看著蘇燕,笑著道:“雨還沒下夠呢,怎麼可以停?”
“公子為何這麼說?”蘇燕非常喜歡看王易面露笑容的樣子,那燦爛的眼神讓她有些迷醉,剛剛王易說話間就露出那樣的笑容,讓她心又是一顫一顫的,只是不敢一直盯著看。
“現在就停,西湖的水都積不滿了,水積不滿,新開始的兩萬餘畝稻田就沒充足的水灌溉,如何能有收成?還有,杭州城內也無多少水可引,百姓依然還要喝帶鹹味的井水,那多不好!”
“原來公子是考慮到這些啊!”蘇燕恍然明白過來,眼中有崇敬之色露出來,“真想不到,公子這般年少,對民生之事就這麼關心,也瞭解這麼多,聽王周等人說,如今杭州城內到處都在傳誦公子的詩,公子的事蹟也被人口口相傳,若是沒見過你的人,一定想不到你才十六歲!”
“可惜,不在其位,難謀其政!許多時候都要借人手做這些事!唉…”王易嘆了口氣,很想對蘇燕說他已經有一種強烈去長安的念頭,杭州地方太小了,離京師長安也太遠,他不知道皇帝李世民是否知道他的事蹟,很可能,他在這邊折騰了幾年,李世民還不知道有他這個人。
王易知道,貞觀初時候,李世民一再要求百官薦舉人才,若他能面見皇帝,將他所瞭解,諸多後世總結的治世經驗面呈李世民這個皇帝,很可能李世民會對他刮目相看的,研究歷史的人,自然知道非常多的歷史經全總結,王易自信他所說的一定能打動李世民。
更何況如今他的哥哥王昂已經承了父親王雄誕的爵位,還入宮當值,王易相信,只要他去長安,憑在杭州做出的更事蹟,還有王雄誕後人的身份,一定能夠得到李世民的賞識,並得以重用的。
以王易所瞭解的歷史知識,他能確信,李世民不會再追究他父親的責,但為了屬下這些人的安全著想,還是要再觀察一番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王易是打算,在收到大哥送來確認一切安全後,他馬上帶王曇和一部分手下去長安。
如今長安是京師,是天下所有人都向往的地方,王易也一樣,非常想去,杭州只是小地方,不可能一直呆在這裡的,那樣永遠不可能做出驚天動地的事蹟來,除非造反。
“公子是想去長安了?”蘇燕顫抖著聲音問道,她何等聰明,從王易這句感覺中,已經明白了意思,原本鬱悶的心情,更是沉到水裡了。
“長安誰不想去,只是現在不能去,”王易笑笑,他知道蘇燕的心思,所以也一直不敢說去長安的事,也怕這美人兒多想,馬上換了話題,“但願這幾天的大雨,不要把田裡的莊稼打壞了就好!”
聽王易這樣說,蘇燕稍稍的放心,順著王易的話道:“想必定不會讓公子失望,不會有事的!公子,燕兒先過去了,一會該燕兒給曇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