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部時間都窩在府中陪著妻兒們。他也在年前閒著無事的時候,呆在書房時揮毫潑墨。
一種以前沒有出現過形似桃符的叫“春聯”的東西,被他鼓搗出來,貼在府上的大門兩側,上擬幾打言詞簡練但喻意喜慶的巧句。這一出現的新事物,在被有心人看到後,很快就被人效仿了,一時間長安城內許多達官貴人府門外,甚至平民百姓家門口,都貼上了這種叫“春聯”的喜慶東西!
紅色是吉祥色,滿城的火紅讓這個年更加的喜慶。
因為連年的豐足,朝廷為示慶賀,上元節時候在長安城內舉辦了規模盛大的燈會,並且破天荒的連續五天,王易也在燈會開始後,帶著妻女及王曇等人,去燈市裡看熱鬧。飛速更新
為讓長安城的百姓能更熱鬧、方便地過年,自貞觀七年元日開始,每天晚上的宵禁時間都延遲了,這個新年長安城內的熱鬧景象,是歷史上不曾有過的,特別是上元節幾天放夜,城內的嬉鬧聲響徹半城,許多人在大街上通宵達旦地玩樂。
上元節過後,全國各地的城市,宵禁時間都推遲了,城市內居住的百姓夜間玩樂時間更多了。
盛世盛景,百姓安樂,君王也高興,當然也馬上有人站出來,狠狠地拍皇帝馬屁了。
正月末,大朝會日。
此前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彠等諸多朝臣以天下大安,盛世已臨等理由上表請求皇帝到泰山封禪,但被李世民所拒,今日又有人站出來提相似的議,在朝會剛開始時,特進、趙郡王李孝恭第一個站出來,請求皇帝封禪泰山。
李孝恭一提議,馬上就有眾多的大臣站出來,以如今天下連年豐收,百姓安居樂定,文治武功取得了鼎盛,理應將這般盛事透過封禪的方式詔告天下。
看著黑壓壓站出來請求的一大群大臣,滿是得意的李世民有點嘴都笑得合不攏的樣子,但還是推辭,“眾位愛卿皆以為封禪乃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大安,百姓安居樂業,四夷臣服,雖不封禪,又有何關係?昔秦始皇封禪,而漢文帝不封禪,後世豈以文帝之賢不及始皇矣?且事天掃地而祭,在宮中即可,何必登泰山之巔,封數尺之土,然後可以展其誠敬乎”
但李世民這話卻馬上遭到李孝恭的反駁,“陛下,臣以為不然,天下連年豐收,此是天地幸然之故,必當要以封福音祭祀的形式告慰天地,威服四夷,因此臣等懇請陛下,封禪泰山!”
其他站出來請命的大臣都隨李孝恭行禮請命,見如此場景,李世民神情有點猶豫了。
就在這時,秘書監魏徵站了出來,大聲奏道:“陛下,臣反對陛下到泰山行封禪之禮…”
在李孝恭等請命封禪的大臣驚異之中,魏徵款款而道:“陛下,如今天下雖然大安,四夷臣服,然今承隋末大亂,戶口未復,倉廩尚不夠充盈,若陛下決定東行封禪,那車駕出巡之時,千乘萬騎,其供頓勞費,所費頗巨。且陛下封禪,萬國來使鹹集,遠夷君長,皆有扈從,如今我大唐自伊、洛以東至於海、岱,煙火尚希,灌莽極目,凋零之像尚未除,此乃將我大唐之虛弱,呈示在戎狄人眼前…況且這些胡夷來使,需要的賞賜供給無數;為陛下車駕出行便利,需要運用無數的民工修築道路,徒增百姓之勞苦。封禪之舉,實是隻崇虛名而受實害,臣覺得陛下萬不可行封禪之舉的”
魏徵此語,讓興致勃勃的李世民頓然間覺得無趣了,而在魏徵之後,御只大夫溫彥博也馬上站出來附議,表示在我大唐剛剛開始豐足之時,不可行封禪之勞民之舉,這更讓李世民掃興,“魏愛卿、溫愛卿言之有理,如今我大唐剛剛開始富足,我們萬不可得意忘形,需要時刻不忘記貞觀初年時候天下遭災的慘狀,或許今年,老天爺就不會如前兩年這般善待我們了,災禍無情,隨時都會來,朕要帶頭勤儉節約,多為百姓謀利,封禪之舉,朕沒作考慮,諸卿不得再提!”
不論李世民真心還是假意,他這般後,贊成皇帝去泰山封禪的大臣也不敢再言語了。
李世民在這次朝會上的警言果然得到了應驗,貞觀七年的春天,非常的寒冷,正月過後,連續的寒潮來襲,二月間,都下了好幾場雪,原本應該暖和的清明時節,都是凍得人發抖。
三月間,天氣轉暖後,河南、河北一帶連續的暴雨,黃河數處決堤,許多州縣被淹,災民無數,聞報後的李世民憂心忡忡,嚴令各級官府,賑救災民,並派出了以特進李孝恭為首的朝廷賑災團,赴河南、河北一帶指導救災。
所幸李孝恭行事果斷,再加上其在朝中巨大的影響力,在他的帶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