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3 / 4)

小說:泱泱大唐 作者:中國長城網

,家家戶戶糧食都豐產,豐產的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對於老百姓來,不再餓肚子,能吃上飽飯,甚至能吃上好的、前幾年不敢奢望的東西,這是最讓他們高興的事。

糧食豐足,官府並沒有相應地增加賦稅,使得家中存糧頗多,看著一家子的人每餐都能吃飽肚子,家中還有餘糧換錢,可以用換來的錢給家人們添幾件新衣服,置一些傢什,對於每家每戶的戶主人來,前幾年逢過年時候因衣食無著所帶來的擔慮,都隨之消散。誰不能喜上加喜的?

幾乎所有人都記的,貞觀元年時候,天下遭災,連富庶的關中都饑民遍地,一斗米值絹一匹,天下間餓死的人不計其數;貞觀二年,連遭水災並蝗災,許多地方顆粒無收,百姓衣食無著,怨聲載道,盜搶之事不斷,甚至一些地方有大規模的作亂出現;貞觀三年,春旱連夏澇,再到後面又是連續的大旱,百姓依然吃不飽肚子,糧食價格貴的驚人,導致流民不斷;及至到了現在的貞觀四年,天下間的糧食產量就極大地豐富了,幾乎所有的州都是豐產,長安的米價才不過兩三文錢一斗,流民皆歸故里,各地盜搶之事近乎絕跡,到年終時候,各地送呈的需判死刑的才不過二十九人。

只有太平盛世時候才會出現的盛況,在連續幾年的大災過後,幾乎是憑空出現了,對於大唐的決策者們,特別是對於雄心勃勃,勵精圖志,想幹出一番超過以前所有帝王偉業的李世民來,天下間出現這樣的盛況,如何不讓他們高興和得意,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連對此情況的出現並沒什麼意外的王易,知道這些事後,也是忍不住的驚喜,更有一種自傲感湧上心頭。這一切,與他所提的建議不無關係,至少他的建議,讓貞觀四年繁盛的情況比歷史記載的更甚了。

在年關將至的大朝會上,皇帝李世民向諸臣及眾多外蕃的使節宣佈了一年以來大唐所取得諸般成就,滿朝文武皆喜形於色,馬屁聲不絕於耳,不只是朝中的文武大臣,相繼出列,以華麗的字眼讚美了幾番皇帝決策的英明,連那些外蕃的使者,也先後站出來,盛讚大唐皇帝的英明,並表示,他們會永遠聽服於大臣,做大唐忠心的藩屬國,歲歲進貢,聽從大唐皇帝的差遣。

在這些外蕃使節相繼出列恭維一番後,被新任命為原東突厥系部落頭領的右武衛大將軍阿史那思摩,再次領著眾使節出列,演出了一曲很有戲劇性,又似特意安排的大戲。

李靖班師時候,隨大軍一道來長安朝見的諸部落頭領不少,這些是大唐北邊突厥系部落,如回紇、薛延陀、撲骨、契苾、思結等部落的頭領,這些部落頭領在抵達長安後,一直逗留未歸,及至秋天左右,又有一大批西北一帶,西域諸國及西突厥系各部落的頭領來到長安朝貢,隨李靖來長安再加上後來陸續抵達長安的各部落頭領約有近兩百人,這些人在阿史那思摩的帶領下,集體上呈奏議,奏請大唐皇帝為天下各部落的頭領,行“天可汗”之尊位。

看著殿下一大處黑壓壓胡人出列,面請此事,李世民在大感意外的同時,得意的不得了,笑的嘴巴都合不攏了。

不過李世民到底是大唐的皇帝,在諸部落頭領上呈此表,得意忘形了一番後,也馬上冷靜下來,以“朕為大唐天子,如何再可行可汗之職”為由推託,但諸部落頭領長跪不起,懇請李世民一定要接受他們這般請求,隨即朝中文臣大臣也都當殿跪下,懇請皇帝接受諸部落頭領的呈請。

在差不多可以將大殿掀翻的山呼萬歲中,李世民“不情願”地接受了諸部落頭領的請命,並決定在以後呈送給各部落頭領的詔文中,皆以“天可汗”自稱。

諸部落頭領當殿表示,他們在回去後,每年都會敬獻一定數量的牛羊,作為敬獻給天可汗的禮物,同時會修建一條直達長安的“參天可汗大道”,並在大道邊上廣設驛站,以方便各部落頭領來長安朝見他們的“天可汗”,李世民這次沒有任何的猶豫,馬上答應了這個請求,同時還承諾,大唐的邊軍會一道參與修建此大道,並負責保護來往此道行人的安全。

李世民隨後當殿宣佈了對諸部落頭領的封賞,每一個頭人都被授以大唐的官職並爵位,並有數量不菲的財物的獎賞,還允許他們待到明年春後,再回到部落中去。諸部落頭人又是一片山呼萬歲中的致謝,領旨謝恩後先一步退朝。

隨即李世民向滿朝文武宣佈了來年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在大唐各州的田地上,全部推廣一年幾熟,稻麥及其他作物的複種技術,大量種植產量高、生長期短的占城稻,透過官府製售或者出租農具,透過官府的渠道,教授南方百姓精耕細作技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