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過程中,也正好可以讓將士們輪流休整。
但在各部人馬抵達遼東城下,將遼東城團團包圍住的第二天中午,斥候們打探到的一條情報卻讓一切生了變數。據斥侯探報,在離遼東城東方向約兩百里地,有高麗步騎兵四萬多人,正往遼東城快速而來!另外,還有約十五萬人的高麗大軍,正從平壤趕過來,急馳遼東,將至烏骨城了
原本我軍已經將遼東城團團包圍,高麗的守將守城的決心發生了動搖,我大軍再包圍幾天,守將很可能會獻城投降了,但如今出現了數萬高麗援軍,卻讓一切都發生了變數。
很快就可抵達的四萬多高麗援軍,再加上遼東城內近三萬的守軍,在這個地方已經有七萬多的高麗軍隊。而作為攻城方的我軍,因留駐新城、玄菟、蓋牟等城一部,皇帝親領的兩萬人還未抵達,如今李世績手上的兵力不過五萬餘人,而且大部都是經歷了幾場戰事,連續奔bō了多日的疲憊之師,形勢對我軍非常的不利。
若我軍先行攻城,得到有援軍來救援訊息的高麗人一定會據城死守,敵援軍抵達後,我軍將臨兩面受敵的窘境,勝負難預料。更不要說敵軍後面的十五萬大軍將抵,若不能快速攻下遼東,並殲滅這四萬援軍,那後續的十五萬人抵達後,情況越加的不利。
攻城不行,但我軍不攻城,同樣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界,在東面的援軍抵達時候,城內的高麗守將會趁機衝殺出來,我大軍一樣會首尾難顧。
原本一面倒的情景,在一瞬間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