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帆商號?”
李經述一愣,道:“哦,姚兄字早帆,取自梵,意為清晨取靜,早帆出海。”
丁寶楨搖搖頭,不再言語,心裡卻大大的不滿意,心說這傢伙的字定是在西洋取得,一點不知忌諱,取名叫要飯本就犯二了,這裡又諧了造反的音,真真是在洋人的地裡呆久了,忘本。
但一想到姚梵精通洋務,丁寶楨便釋然了。他知道,這年頭要找個精通洋務的人有多難,他也知道,一個傻缺的名字並不能掩蓋一個人的才華。
想當初丁寶楨中了進士不久,因為母親病故回貴州平遠老家丁憂,不久就遇上太平軍起事,來攻打城池,作為地主出生的丁寶楨對太平軍的勻田地政策恨之入骨,拿出家裡積蓄招募了800人,從此走上了亦文亦武的道路,在清朝末年,這是條康莊大道。
五十多年人世間,丁寶楨見過無數人無數事,他從摸爬滾打的歷練中得到了數不清的教訓和經驗,有一點他很清楚,一個人不管他姓甚名誰、長相如何,最關鍵的是要有真才實學。至於那人的政治傾向,只看他家境便能知曉,商人兒子想錢,士紳兒子想地,要錢要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