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2 / 4)

小說:1875我來自未來 作者:沸點123

,畢竟李鴻章手裡的資源太多了,並不太稀罕一個姚梵。

李經述卻有些失落,覺得姚梵這一下大腿抱得太緊,自己父親將來可怎麼拉攏他呢?

原來,這小子還存了向李鴻章介紹姚梵的心思。他是這些人裡與姚梵接觸最深的,因此最能感覺到姚梵身上的特殊氣質,他深深感覺到,這個人代表的不僅僅是他的學問,還代表了一種時代的潮流。李經述時常感覺,姚梵身上有種撲面而來的氣息,聞之讓人恍惚間感覺一個新時代已經來臨。

李經璹雖是個女子,但心細如髮,女人特有的第六感告訴她,姚梵這個人有問題,但她又看不出問題在哪兒。

丁寶楨非常高興,一來高興自己能得了姚家這樣有利用價值的家族相助,二來高興姚梵當著李家人突然間表態,正教李家三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嚐到了為他人做嫁衣的那種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為顯大度,丁寶楨毫不介意的當著李家三人的面對姚梵說:

“姚梵,你最近可以幫我找些西洋的科學書籍來,眼下雖然京師同文館也在翻譯西洋科學書籍,但是進度遲緩。求人不如求己,老夫已經叫尚志書院著手翻譯,可是卻苦於缺少翻譯人才,請了幾個洋人讀書口述,書生聽寫後筆錄整理,可是依舊驢唇不對馬嘴,進度十分緩慢。”

姚梵知道那京師同文館其實是個垃圾堆,相當於清朝的外語專科學校,用來培養用於書面翻譯和口頭翻譯的小官吏。

那鬼地方原則上只招八旗子弟,漢人要進去的標準是30歲以下、秀才功名以上,最好是舉人和進士。可是,如果一個人不到三十歲就已經是秀才甚至舉人、進士了,那還有必要去那鬼地方嗎?科舉之路對於未滿三十的人來說,那才是真正康莊大道。

至於八旗子弟,也瞧不起京師同文館,八旗子弟都覺得,學了外文等於降了外國。願意去讀的基本都是蠢笨到連八旗子弟的官學都讀不下去,要被留級或者趕出八旗官學的廢物。即便如此,去了還要被親戚朋友歧視,甚至斷交,出門抬不起頭來。

所以這大清外語專科學院也就是京師同文館平時連學生都招不滿,倒貼著一份相當於旗人子弟的馬甲錢糧,也沒正經讀書人願意去報名。那可是馬甲錢糧啊!一年三十六兩銀子和23石米啊!一石等於120斤啊!

要知道七品官一年的俸祿才45兩銀子22石半米,八品更低,只有40兩銀20石米。旗餉的馬甲錢糧已經是超過七、八品官的待遇了。

即使給出馬甲錢糧,八旗子弟都不去那語言專科學校,你說此時的八旗子弟已經成了一群怎樣好吃懶做的廢物吧?

姚梵道:“我聽從京師路過的客商說,京師流傳對聯寫道‘詭計本多端,使小朝廷設同文之館;軍機無遠略,誘佳弟子拜異類為師。’還有人說,這是‘未同而言,斯文將喪。’甚至有人說‘胡胡鬧鬧,叫人都從了天主教。’”

丁寶楨怒道:“這些人除了一張嘴還剩什麼!《後漢書。楊稟傳》說‘有忤逆於心者,必求事中傷’,他們看不順眼,就造謠生事,根本不理會是否對國家有益!

被他們這樣積毀銷骨之下,如今京師同文館連個校長都找不到,沒人願意找這個罵!”

姚梵道:“朝中反對的大臣這麼多,自然難以找到翻譯人才,這種情況下,書院要譯書的話實在困難。”

丁寶楨道:“江南製造局翻譯館這些年譯書不少,各種科學書籍都有,可我泱泱大清,總不能只靠一個翻譯館吧?少說也要三兩個才夠用。”

姚梵道:“我看這樣,大人有書要譯,便交給我,我叫家裡的子弟儘快譯出來給大人便是。”

“大善!”丁寶楨大喜,誇獎道。

“姚梵你可能找到一些精通洋文的你家子弟來我山東作翻譯和教師?”丁寶楨問道。

姚梵沒想到攬出這麼個麻煩事,連忙道:“我可以幫忙找,但我不能保證有人願意來,畢竟通曉兩國文字的人不多,有的話也是忙著做海貿掙大錢,如何肯當一介小小教師。”

丁寶楨聞言有些失落,眼下他眼下手裡書院中譯書的工作,全靠傳教士磕磕巴巴的口述成奇奇怪怪的中文,再由書生猜著話裡意思記錄成書面文字,那譯出來的玩意,閱讀效果相當惡劣,常常令人看不懂。

丁寶楨吃到一半便飽了,起身離開。

剩下諸人一頓飯吃下來,到後面已經都是談笑風生,互相熟絡。

這間吃飯的廳堂裡,十幾根紅燭在燭臺上燃燒,明亮的火焰照的外間院子也通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