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3 / 4)

小說:1875我來自未來 作者:沸點123

元的定價,總價值1400萬。

又採購了一百萬支各種款式的鋼筆。這些鋼筆有塑膠加鐵帽的;有全塑殼各種純彩色的;有全不鏽鋼身的;有鏤刻浮雕的;有鐵皮鍍鋅鍍黃鍍藍鍍黑的;有漆面印刷圖案的;價格從1。5元到40元不等。加上一百萬瓶墨水,花了一千萬元。

要知道,此時的西方,鋼筆還屬於不便攜帶的辦公室用具。一般來說是插在桌上的筆座裡,用的時候抽出,使用方式是寫一兩行,就要蘸一下瓶裡的墨水,再繼續寫。少數貴族攜帶的精品則是採用後管供水,書寫時時常需要按壓筆後一個醜陋的玻璃活塞管,一個不小心就會一片狼藉。

即使那玩意今天看來如此不便,當時西方卻愛之如寶,畢竟這是比鵝毛筆要好得多了,而且這還得益於英國人詹姆士佩裡在1830年改進了筆尖的關係。直到1884年美國人沃特曼發明了毛細管吸水,鋼筆的前半截才算是定型,後半截則是依舊採用活塞管。到了1913年,才開始使用橡膠膽管,至於今天有些鋼筆的塑膠活塞管,則是在現代製造工藝進步之後,對老式的活塞供墨方式的繼承。

雖然1912年不鏽鋼才問世,但姚梵也顧不了許多,照樣採購了不少不鏽鋼筆套的鋼筆,畢竟眼下賺錢第一。

然後是各種顏色、供棉布和絲綢使用的染料,按照平均每公斤50元,採購了100噸,都是裝在30公斤或50公斤鐵桶裡,總價500萬。

合成染料是姚梵一直想要涉足的領域,這項工業得益於世界鍊鋼能力的增加,而產生的大量煉焦副產品——焦油。

由於英國可以從遍佈世界的殖民地獲得天然染料,因此對合成染料工業不屑一顧,但缺少殖民地資源的德國則苦逼的多,每年要花上百萬英鎊從英國人手裡購買靛藍和染色木本植物。因此當德國人發現苯胺染料中的巨大商機之後,立刻牢牢盯住這個一本萬利的行當,卯足勁的研發和生產,到了1877年,世界合成染料的產量中,德國已經佔了一半,到了1913年,則恐怖的佔到了80%!

姚梵知道,由於弗里德里希…拜耳的巴登苯胺和蘇打工廠蓬勃發展,工人超過6000人!這導致了周圍的4個鄉合併,成為了今天的勒沃庫森。該廠主打產品有三種,一是茜素,一種比粉紅略深的爽利紅色;二是曙紅,一種類似紫禁城紅牆或者凝固的血漿的深紅色;三是陰丹士林,就是電視裡常見的民國女學生的那種天藍色上衣校服。這其中尤其是陰丹士林,因為這種青藍色特別鮮嫩素雅,得以暢銷世界。

“1875年全德國的合成染料產能也不過一兩千噸吧?也只能生產苯胺黃、紅、綠、紫和茜紅,1900年才實現了人工合成靛藍,我這麼大規模的幹,以後還有勒沃庫森這個城市嗎?德國漢斯們會不會惱羞成怒?”姚梵也吃不準了。

“讓這個世界多一點色彩吧……”姚梵感嘆。

接著是十萬輛鳳凰、永久、光明等等品牌的全鋼農用28腳踏車,這些腳踏車型號尺寸一樣,零配件全部通用,每輛300元,總價3000萬。一萬輛人力三輪車,平均每輛500元,總價500萬。

“19世紀末期,隨著鋼製鏈條、滾珠軸承、鋼製齒輪、鞍座彈簧、鄧祿普充氣輪胎的工業化生產,英國考文垂成為世界腳踏車製造中心,我既然打擊了勒沃庫森,那也不能對英國牛牛偏心才是……”

接著是一萬臺臺式腳踏縫紉機,每臺300元,總價300萬。

根據姚梵查閱圖書館檔案發現,英國人托馬斯賽特和法國人狄蒙尼首先發明瞭縫紉機雛形,但是製造水平太差,無人問津,美國人沃爾特亨特進行了改進,但還是不理想。

直到美國人伊萊亞斯1846年申請並擁有了縫紉機的發明專利,縫紉機才算大致定型。只是他的機器在縫紉過程中不能轉向。

而將伊萊亞斯的縫紉機改進為腳踏式並且能在縫紉中隨意轉向的美國人辛格,透過製造縫紉機,到1863年就已經擁有1300萬美元的財富,只是在專利權官司上輸給伊萊亞斯,才退出縫紉機行業。

從此伊萊亞斯開始坐收法院判定的補償性專利費,到了1895年最後一年,伊萊亞斯這年補償性專利費就能拿到40萬美元。

19世紀英國的專利法判定,專利有7年的期限,德國人則多次發起反壟斷判決,將各種專利判定為無效,以方便山寨,瑞士人也是屢屢透過法院上訴,判定他們有能力山寨的產品專利無效。

美國人則根本沒專利保護年限一說,以用來吸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