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2)

逍選H綣��囊饈恫換崆逍眩��宰齔隼吹氖慮榛固傅蒙細菏裁叢鶉巍�

謹之二(4)

以酒誤國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不勝列舉。楚共王和晉國的軍隊在鄢陵打了一仗,楚國吃了敗仗,楚共王的眼睛中了一箭。為了準備下一次戰鬥,楚共王費盡心機,調兵遣將,這個時候他準備和一個叫子反的大司馬一起商量下一步的安排。結果楚共王左等右等都沒等來,原來子反喝酒喝醉了,如同爛泥一般,這就把軍國大事給誤了。楚共王只能對天長嘆:天敗我也!

成年人如果喝酒不能把握適度的原則,也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輕者失態誤事,重者喪命亡國。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喝酒,甚至有時候還會以醉酒為榮呢?

中國有非常獨特的酒文化。中國傳統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理由可以叫人喝酒,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理由叫人合理、合情地喝醉。

比如《水滸傳》裡,如果武松沒有那十八碗酒壯膽,他怎麼能把老虎給打死呢?如果魯智深不喝酒,他還叫魯智深嗎?比如我們知道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是一個讓人可憐可氣可恨又有點可愛的人物。如果孔乙己不喝酒,怎麼會有下面這一段非常精彩的話:“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就酒這個東西,讓孔乙己的形象躍然紙上。

如果你到唐詩宋詞裡面找飲食方面的東西,找到最多的一定是酒。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詩歌,比如要送人的話這句就很有名,“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句詩是王維的,到今天還在用。喝到極致的話,還是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自己一個人,端著一杯酒,對著月亮,首先得喝醉,你發現月亮裡除了吳剛還有一個自己,自己眼前還飄著一個自己,對影成三人,這都喝到一種飄飄然的境界了。曹操也借酒發出對人生的感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唐詩當中描寫非常舒適、悠閒的生活,也跟酒有關,比如白居易就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晚上看看天暗了,快要下雪了,大家一想,家裡肯定挺冷的,要不坐下來喝一小杯,非常悠閒。

這裡邊最有名的是李白的《將進酒》,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關於酒文化的傑作。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形象,叫酒徒。你看我們中國文化多麼博大有趣啊,有很多名留青史、千古流芳的人都是酒徒。現在也有人要學酒徒,於是他喝了個爛醉,但名字倒沒在歷史上留下,因為以此為藉口的人不懂歷史。歷史當中的酒徒和酒狂到底是什麼人?

“酒徒”是中國文化裡一個非常獨特的形象,很多好酒之人都以“酒徒”自稱,並引以為榮。可是,為什麼說以此為藉口喝酒的人都不懂得歷史呢?歷史上的“酒徒”一詞,究竟出自何處呢?

這個典故出在《史記》裡邊,《史記》有個傳叫《酈生陸賈列傳》。這個酈生就是酈食(yì)其(jī),陳留高陽人(今河南開封杞縣西南人),非常喜歡讀書,有奇謀,但是落魄不堪,時運不濟,這個人很狂,所以大家就叫他狂生。漢高祖劉邦起義,開始反秦,軍隊久攻陳留不下。正在劉邦無計可施的時候,酈食其覺得機會來了,就去找劉邦,他對看門的軍士講:請你進去通報一聲,說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儒生,前來求見。軍士說:算了吧,大王最討厭的就是儒生,過去有個儒生來求見,大王把他的帽子摘下來當夜壺,當著他的面撒尿,平時誰說話提到儒生他就大罵,所以我也不敢去通報,我建議您最好也不要說是什麼儒生來訪,大王肯定不見。酈食其不信啊,他認為要成大事總歸得尊重儒生,所以就對軍士說:你先去通報,通報了再說。於是軍士就硬著頭皮到帳篷裡面通報,劉邦就問:外面來的誰啊?軍士說是個大儒,穿著儒家的袍子,戴著儒家的帽子。劉邦說,回去告訴他,我沒閒工夫見儒生。軍士趕快出來跟老人家講,大王不見,討厭儒生。酈食其一聽,兩眼一睜:你回去告訴你們大王,別說什麼儒生來拜了,你告訴他是高陽酒徒拜見。軍士只好進去再次稟報,劉邦也有意思,一聽來了個酒徒,馬上很客氣,就對軍士說有請高陽酒徒。歷史上這個典故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最好的txt下載網

謹之二(5)

所以我們稱自己為酒徒是迫不得已的事情,酈食其稱自己為儒生,劉邦不見。所以他才自稱為酒徒,故作大言,能夠讓劉邦覺得這個人很怪。我們現在如果有人說,我是高陽酒徒,來,喝一杯,這完全反了,這不是好事情。

無論作為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