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小說:人間詞話 作者:中國長城網

情故事為主線,反映安史之亂這一歷史事件。《普天樂》一調是李隆基決定棄長安西進之時所唱。倉然回望,故園的西風渭河,在落日下更加只顯得倍加蕭索悲涼。此境反映了李隆基當時離去之時惜別痛切的感受,與前兩首別有不同。

從上面的對照我們也可以看出,唐詩的境界與宋詞很有些不一樣,即便感傷,也大多或淡然,或磊落,不像後者那樣深刻幽微。而元曲則多了一分圓融通透的世俗味,這也是戲曲的表達需要所致。因為表達上的差異,類似的化用其實大多不會與原詩之境相同,但有可能會有近似之處。化用前人詩句,一定要得當。意境相同或者類似就難免會有抄襲的嫌疑。所以化用之境一定要有自己的境界,或另出新意,或青出於藍,照搬不僅難以達到〃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的目的,而且落入俗套,因而被人指摘。這就是老王所說〃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為我用〃的含義。

人間詞話之四十九

【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閒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

優美或壯闊的境界一樣都能給人美感,這兩種境界是沒有高下之分的,只有個人的好惡會對兩種境界的評判產生影響。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和〃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都是杜甫的詩。前者出自《水檻遣心·二首之一》,後者出自《後出塞·五首之二》。

水檻遣心·二首之一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後出塞·五首之二杜甫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的清新可喜和〃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的蒼遠悲壯確是對比鮮明。〃細雨〃句目光所及,十步之內即有境界。微風細雨中,魚兒出水,燕子斜掠,三言兩語構建出一個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更於其中洋溢著一種喜悅閒適的心境。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則有一種望不到邊的悲慼壯美。落日本已蒼茫,而西風蕭蕭,將戰馬的嘶鳴將人心中之悲帶至遠處,似有無窮無盡之感。此境宏遠壯闊,天地之間,無不是境界所包。

正如上面所言,〃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和〃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有不同風格的美。然而壯闊不能成為後者壓倒前者的理由。因為兩者同是詩人心底對這個世界的感觸。世界不僅有大美存於天地之間,亦有細微處的心靈感悟讓人心動。這裡引用得很聰明,如果引用的是不同人所作,其高下或會起爭辯。而同為一人所作,同是一人之感,則無可辯駁,亦無須辯駁。

〃寶簾閒掛小銀鉤〃、〃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分別引自秦觀的《浣溪沙》和《踏莎行》。

浣溪沙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踏莎行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浣溪沙》為秦觀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詞清悽幽美,恬淡婉靜。〃寶簾閒掛小銀鉤〃,珠簾掛起,所見為何?應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景。〃閒掛〃似是淡定,但那一縷清愁總是從心底無由升起,如飛花絲雨一般在心中輕揚,揮之不去,令人感傷不已。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是秦觀詞中較為少見的空闊之境。樓臺隱於瀰漫的霧中,津渡沒於悽迷的月下。世間之大,卻無處歸去,引出下句〃桃源望斷無尋處〃的感嘆。此境空遠迷濛,正印詩人迷惘傷情的心境。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感受。〃寶簾閒掛小銀鉤〃境界遠不如〃霧失樓臺,月迷津渡〃闊遠,但其感觸卻是一樣的深沉動人。由此可見,詩詞的境界中,無論宏壯和清幽都可以成為至美之景。詩人把幽微處或是壯闊處的感受融於景緻之中,我們因此才發現了深藏這個世界之中的美和世界帶給我們的獨特感受。

人間詞話之五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