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西風,至少也可分庭抗禮。
這些熱心人四處活動,遊說勸說,有人已趕去了洛陽,有人去了長安,倒是真正費了不少勁。
真正等到大家達成了一致,那已過了半月之後。
楊炯被人公推出來,親自前去王家別院拜謁秦少游。
秦少游聽說楊炯到了,忙是迎到中門,這是他們第三次會面,第一次會面是試探,結果不歡而散,第二次都帶著戒備,難免會有心防,而這第三次,顯然輕鬆愉快的多。
王琛乃是地主,自該盡一盡地主之誼。眾人入了正堂,分賓主而座。
楊炯笑了笑,道:“殿下,老夫慚愧,竟是耽擱了這麼多時候,不過總算僥倖。不辱使命,弘農諸家,願從神策府差遣。”
他刻意說的是弘農,而沒有說關東。
顯然除了弘農郡計程車族之外,其餘人還在觀望。
這倒是可以理解,他們並沒有迫在眉睫的危機,所以也不急著去表明什麼立場,不過關東士族,弘農郡就佔了近半。對於眼下的秦少游來說,已經算是一支強大的力量了。
秦少游笑了,道:“能如此,實在再好不過,從此以後,咱們同舟共濟,你們的事,就是本王的事了。”
楊炯也跟著笑。道:“不過萬事開頭難,議事堂可有什麼章程嗎?”
他最關心的還是這個。
秦少游對士族的一些經濟扶助他反而並不太關心。畢竟只要姓秦的不搗亂,也就不怕了,家業總是能維持下去。而議事堂才是根本,因為議事堂關係到的利益的分配,絕對馬虎不得,許多細綱還沒有出來。誰曉得秦少游會不會佈下什麼陷阱。
秦少游朝王琚看了一眼,王琚會意,笑吟吟的起身,取了一份手札送到楊炯面前:“神策府那兒,萬事俱備。這是章程,一切按著上頭的去就是了。”
楊炯不客氣,直接拿起來看,這對他來說是極為重大的事,也沒什麼好客氣的。
裡頭洋洋萬言,大致的綱要,秦少游其實都已經說了,比如人數的配給,比如議長的人選,比如秦少游的否決權,至於細節,則是凡薦入議事堂的議員,都有一些特權,比如可自由出入弘農郡所有公門,有監督之責,若是犯罪,地方縣治不得拘問,需報知神策府明察。議員五年一任,而議長亦五年推舉一次,議員的推舉,比如士族的議員,則由各家自行分配,必定需才德俱佳者,為嚴防有宵小混入,神策府將對議員進行一定的考察,若是有壞了德行的事,則可以將其拒之門外。
除此之外,議員可以風聞言事,這倒是和御史的權利有些相像了。神策府的政令,都要報請議事堂進行決議,議事堂透過,則可以實施,當然,若是秦少游非要強行透過,亦無不可。
這裡頭的東西,有好有壞。
在權利方面,秦少游確實是很夠意思,原本以為只有議事之權,想不到居然還有檢劾之責,這可是個好東西,風聞奏事,誰不喜歡,畢竟是超然的東西,此外,還有一些個人的特權,似乎也不壞,可見秦少游還是誠意滿滿的。
唯獨讓楊炯皺眉的是,神策府有將推舉的議員擋在門外的權利。
也就是說,士族們推舉出來的人,還需要神策府核准,假若神策府不核准呢?
楊炯不禁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他就怕神策府搞什麼小動作,若是到時候,許多人都不準,豈不是白歡喜一場。
秦少游正色道:“這也是為了怕任用私人,楊公既是議長,當然也不希望一群宵小之徒,把持公器吧,將其攔在門外的,終究是平時行跡惡劣之徒,楊公放心,神策府這也是為了大家著想,絕沒有一己之私。”
楊炯只得點頭,總體上來說,他是頗為滿意的,他笑呵呵的道:“這麼說,現在開始,就要準備舉薦人才了?”
秦少游道:“這議事堂,怕是要下月月底開議,到時只怕要麻煩楊公來主持大局,不過雖是開議,暫時也不能立即議事,我們可以先試議三個月,畢竟這是破天荒的事,許多人尚且不懂章程,也沒有了解神策府的許多實情,總需要學習三月,這三個月呢,神策府和各縣的政令也照例都送議事堂,大家議一議,不過嘛,只是熟悉一下情況,做不得準,從即日起,大家各自遴選出議員,神策府也會進行核准,等大家正式赴任,除了議事之外,還要讓人帶著他們到孟津和各縣都走一走,三個月之後,等一切熟稔,就可正式開始,如何?”
楊炯覺得秦少游料想的周密,他笑了笑:“若如此,那就再好不過了,老夫盡力將這弘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