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3 / 4)

小說:唐朝小官人 作者:水王

,只怕秦少游此前的種種努力就沒有這樣的輕易了,萬幸的是,他們並不是鐵板一塊,反而讓自己撿了一個大便宜。

想到這裡,秦少游的心情愉悅起來,他道:“那個韋弘敏,還得仔細的盯著,把他的底細摸出來,長安那邊,可有相熟的朋友嗎?”

上官辰笑了:“多如過江之鯽。”

秦少游也不禁失笑,這個問題確實有些幼稚:“既如此,那邊也要打探清楚,有任何訊息,立即回報。”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五章:治大國如烹小鮮

安囑了上官辰幾句,秦少游便動身離開。

上官辰倒是想要送他,秦少游見他哈欠連連,索性婉拒。

出了朱樓,秦少游的心情好了起來,現在崔詧與韋后打的不可開交,卻恰好給了自己絕佳的時機。

與關東士族尚需磨合,神策府的財源也需要穩固,除此之外,便是神策軍的擴編問題亦是刻不容緩。

如今廟堂內部不寧,這對秦少游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時機,想必這些人,也沒心思放在孟津那邊。

秦少游直接回到孟津,便尋王琚商議。

王琚近來左右逢源,日子過的倒也是愜意非常,如今他不再是叛徒,反而成了許多人的橋樑,不只是如此,連王琛也在神策城暫時下榻下來,王家家業也不小,雖然不是弘農士族,卻也藉機推舉了一個議員,況且王琚如今在神策府做內史,這內史分管戶、刑、兵各房,也相當於是宰輔了,王家在神策府裡地位很高。

王琛和那楊炯一樣,都是漸漸在這神策城呆了一些日子,被這種新生活所震撼,雖然總是覺得這樣不妥,總覺得這裡的人滿身銅臭,與士族相比,實在卑劣,可是沒有人和錢過不去,一開始,王琛倒是覺得有些丟人,可是聽說楊家已經搶了先機,先盤下了不少鋪子,又聽說裴家的幾個子弟居然和人搭夥去弄了個棉布坊,據說這棉布是最時新的玩意,比一般的布料要暖和,雖然棉花還未大規模開始種植,可是一些有遠見的人便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就等明歲各地的棉花開始種植,然後大規模收購。

王琛坐不住了。好在他有兒子,厚著臉皮去尋了王琚,和王琚議論了一通,真是好說歹說,王琚只是笑,卻沒有答應。如今見了秦少游,如蒙大赦,和秦少游分賓而坐之後,秦少游見他神色有異,不禁道:“王先生,可是有事嗎?”

王琚倒是不客氣,徑直了當道:“有。”

秦少游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

王琚苦笑道:“家父非要做買賣不可,王家的人,我是曉得的。有幾個是經商的料?只是家父苦苦相逼,卻是實在沒有辦法,學生想了想,要應付他們,倒是有一個買賣可以讓他們試試看,就不妨讓他們售些神策府的貨物吧。”

王琚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道:“學生地老家,在河北之地。幸賴家中還有人脈,在河北也算是有些薄面。現在河北那兒,倒是有不少商賈都自孟津來購貨,可是呢,殿下想必也知道,這沿途這麼多關卡,再加上商賈良莠不齊。以至河北市面上充斥了假貨,就算當真是孟津運來的貨,那也價錢居高不下,倒不如……不如索性專賣給王家,所有孟津的貨物。都讓王家自神策府運到王家在河北的貨倉,而後由王家統一兜售孟津的茶葉、布匹等物,固然在這其中,王家能從中賺取不少的好處,可是王家也不是白賺,既然負責河北的專門,那麼自然要盡力與商賈們議定價格,若有人哄抬價格的,少不得要予以整治,至於各州的關卡,其實抽稅也是理所當然,只不過沿途的稅丁,卻最喜歡上下其手,王家在河北有諸多門生故吏,也可以盡力予以打擊,省的有人打孟津貨的主意,製造出無端的損耗。再有,若是市面上有假貨,王家亦可干涉一二。這樣一來,商賈們既可直接至河北拿貨,不必長途跋涉,另一方面,王家也可保障他們的利益,同時不使孟津的貨物,被一**商損失了信譽。”

王琚眨著眼,小心翼翼的看秦少游,生怕秦少游覺得他有私心,其實私心他是真的有,若是王家能獨攬孟津在河北的買賣,這對王家來說受益很大,當然,王家也承擔了一定的義務,幸好,王家在河北盤踞數百年,誰不是他們王家的姻親或者是門生故吏,子弟在河北做官的都有上百呢,數百年的開枝散葉,絕不可小看,這就是王琚拿得出手的東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