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負手而立,面帶微笑。
而在此時,卻是無數的百姓呼嘯而來。
這些‘百姓’,大多是透過各種渠道招募而來,他們將河南府圍了個水洩不通,有人高喊:“血債血償。”有人厲聲道:“不殺武三思,不足以平民憤……”
從一開始,武三思以為自己已經設下了一個局,他卻是忘了,他這個要捕捉的蟬,其實卻是一隻麻雀。
朱樓做事,素來是做全套的,這一點,上官辰的水準已是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
狄仁傑一直默坐不動,可是心中對武三思的恨意已經積攢到了極點,外頭喧譁的百姓,某種程度成為了催化劑,他虎目一張,大喝道:“來人……”
………………………………………………………………………………………………………………………………………………………………………………
昨晚第二章送到,喝醉了,今天的兩章馬上到。(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三章:死無葬身之地
狄仁傑一聲令下,數十個神策軍官兵一齊道:“人在。”
便是堂中的禁軍,竟也有不少人受到了狄仁傑的感染,公道自在人心,武三思的醜惡,今日在此,已經一覽無遺,只怕便是再無是非黑白觀念的人,心中對他也滿是不屑,禁軍……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於是有人三三兩兩的道:“在。”
韋正德回頭去瞪那些不規矩的禁軍。
那些人忙是把話嚥到了肚子裡。
武三思見此氣氛,心知要不妙,便高聲道:“我乃梁王,誰敢奈何我?”
狄仁傑面無表情,卻是猛地拍案:“罪官武三思,身為國戚,久受國恩,卻是大逆不道,煽動民變,致使生靈塗炭,如今河南軍民百姓,恨不能生啖其肉,今日事急,群情洶洶,若不將武三思伏法,則河南上下不安,為安眾心,只好事急從權,如今,武三思的罪證已是確鑿,煽動民變,便是謀逆,謀逆者,殺無赦,來人……殺!”
最後一個殺字,如山崩一般從狄仁傑的口中蹦出來。
武三思身子一軟,癱了下去。
秦少游藉機道:“來人,拿虎頭鍘來。”
過不多時,竟有諸多神策府官兵推著一個巨大的物事出現。
眾人一看,便見一個青銅虎身,上架一把巨大鍘刀的東西出現。
武三思和韋正德俱都看的心裡發毛。
這虎頭鍘,乃是秦少游專門‘發明’出來的一種刑具,如今,虎頭鍘第一刀,只怕就要在武三思的身上了。
幾個校尉已是如狼似虎衝上去,一把將武三思拉起。武三思大喝:“狄仁傑,狄仁傑……你敢殺我?你敢殺我?我乃梁王,秦少游……秦少游,你可知道,你在做什麼?你膽大包天,膽大包天。這裡……可還有王法嗎?可還有王法嗎?”
鍘刀已經開啟,發出鏗鏘的巨響。
武三思拼命掙扎,卻被人狠狠推到了鍘刀之下。
“狄仁傑,你敢殺我……你敢……”
鍘刀落下。
所有人俱都心驚,尤其是韋正德,嚇得整個人都打了個激靈。
鮮血濺出來,身首異處。
殷紅的血,頓時填滿了堂中地磚的溝塹,發出刺鼻的味道。
武三思最後一絲生命。也尋思被抽乾。
韋正德不禁道:“這……這……”
武三思的死活,他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武三思一死,自己將孤掌難鳴,從此之後,河南府就要徹底被神策府所控制了。
他不由怒氣衝衝道:“秦少游,狄仁傑。我必彈劾你們。”
狄仁傑臉色依舊冷峻,卻如不動的磐石。不發一言。
秦少游笑了笑,卻是對韋正德道:“歡迎韋都督彈劾,歡迎之至。”
秦少游的自信,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個世界,誰都不敢殺武三思,可是唯獨。有一個卻是可以,那就是狄仁傑,這就如東漢末年的時候,年輕的曹操被舉為孝廉,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在當初也是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而當初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一時之間,這個曾經聲名不顯的曹操,立即名噪一時。
宦官蹇碩一直是東漢天子寵幸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