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2 / 4)

小說:唐朝小官人 作者:水王

窗事發,不但一個子兒都落不到,而且還可能連自己的官職都不保,甚至還要遭牢獄之災,便是再貪婪的人,也覺得這筆賬不划算,於是乎,神策府撥發的錢糧,居然都實打實的落在了民夫的手裡。

民夫以往被官府徵去務工,可能勉強只能果腹,而如今,卻發現修河的錢糧是從前的數倍不止,頓時精神百倍,錢糧是一次性發的,神策府也有明令,就是什麼時候修完,什麼時候就遣散,錢糧還是這筆錢糧,你若是耽誤了工期,那麼就得多做許多天,可若是提早完成,便可以得閒去做其他的事。

七八萬的民夫頓時精神百倍,在楊務廉所領著的匠人帶領下,四處挖河築堤,整個河南府,似乎都顯得比之從前忙碌了起來。

這幾日李令月很忙碌。

這位太平公主殿下在神策府裡別看深居簡出,其實卻是神策府的內府大管家,丈夫費盡心機,拿出無數錢糧出來修河,而李令月呢,則在想著怎麼把修河的錢糧再賺回來。

她的性子素來是好動,唐時的女子也沒有那麼多的規矩,李令月到處坐著車,忙的腳不沾地。

牛啊……馬啊……什麼的,近來太暢銷了,以至於從關塞外運來的牛馬都有些不足,神策府在孟津的河北飛地那兒建了一處巨大的草場,專門用來圈養牛馬,當然,也牽涉到牛馬的交易,那兒如今,已成了全天下最大的牲口市場,甚至不少其他個州縣的商賈也願意來購買。

神策府的牛馬,都是用不值一錢的生活必需品換來的,因此價格也比其他地方價格低得多,前幾年牛馬市場剛剛興起,買賣還算過得去,只不過今年,卻是徹底的火爆了。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二章:經營

現如今,河南府四處都在動工,儼然成了一個大工地。

徵募的民夫愈來愈多,那些務工之人也是越發多了起來。

畢竟修河開始之後,百業興旺,商賈們對運河又有極大的期待,四處都在招募人手,試圖要大幹一場,如此一來,鄉間多是老弱婦孺,年輕青壯的,都不願留了。

只是青壯固然有更好的去處,可是家裡的地,總得有人看管著,關東人素來吃苦耐勞,若是讓他們盯著家裡一畝三分地就這樣的荒著,這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

可是青年的勞力走了,婦孺們畢竟沒有這麼多的氣力來耕地,於是乎,牛馬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牛馬耕地,古已有之,本來也沒什麼稀罕,只不過如今,對於河南府的人來說,真正大規模使用牛馬,卻是現在。從前牛馬的使用,更多是士族和豪強的田莊,而尋常人家,只有這麼一點地,家裡又有青壯,顯然大為不值,現在卻是不同了,一方面是牛馬的價格便宜,家裡的男人在外頭又能捎點錢回來,手裡有了錢,牛馬的價格雖然對小門小戶不是小數,可是咬著牙,也能買得起,這鄉間的牛馬又好養活,平時可以代替青壯耕地,老了病了,也可以賣肉換錢,如此一來,已經不只是弘農郡,這河南郡的百姓,也都掀起了購買牛馬的熱潮。

李令月在河南郡各縣,特意都專門開闢出了一個個的畜生交割市場,每日都有數十上百頭牛馬送過去,不用到正午,便可兜售一空,以至於神策府的牛馬也開始緊缺起來,李令月便去信塞外,囑咐要送牛馬雲雲。

對於李令月來說。這確實是一筆好買賣,自家造了茶葉和布匹,用這不太值錢的東西換來了價格高昂的牛馬,而這些牛馬再兜售給河南府的百姓,而河南府的壯丁呢,則是被神策府徵去修河搭橋,他們賺了錢,送回了鄉里,家中再購置畜生和農具,如此一來。等於是這些錢都在突厥人、神策府、農戶、工坊裡兜著圈子,最後又如決堤洪水一般,流回了神策府。

原來李令月以為,花費這麼多錢糧,去徵募人手務工,實在是一件虧本的買賣,可是細細思量,卻發現全然不是這麼回事,神策府給壯丁的價格不低。還有孟津的工坊給招募來的匠人和學徒薪俸也不算低,至少比尋常種地要多的多,這些人從鄉間解脫出來,反而成了神策府和商賈們眼中的香餑餑。以往他們只是單純農戶的時候,自給自足,男耕女織,自家吃自家的。誰也不礙著誰,可是一旦務工,就勢必會有餘錢。生活方式也開始改變,看到了外頭世界的男人,便曉得了讀書的重要,於是平時省吃儉用,總要供子弟們讀書,而要讀書,就少不得進太平學,李令月的學費雖是童叟無欺,可是利潤還是可觀的,子弟們讀了書,就免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