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皇太子也是名正言順。可是問題又出來了,這李氏之中,還有一個人有資格克繼大統,那便是臨淄王李隆基。李隆基乃是陛下第四個兒子李旦的兒子,只是因為皇長子李弘早夭,因而才將這李隆基過繼給了李弘,這李隆基不但是嫡親的皇太孫,其父亦與公主殿下和廬陵王一樣,乃是陛下所生,最重要的是,他還是已故皇太子的‘兒子’,這個身份,就意味著他本來就最有機會以嫡長太孫的名義繼承大統,而事實上,陛下將他養在身邊,對他極盡寵愛,也確實有這個‘心思’。可是現在,廬陵王一到了洛陽,這意味著什麼?”
李令月眼眸一亮,不由道:“你的意思是,一旦廬陵王要做皇太子,臨淄王的地位就陷入了最尷尬的境地,是了,此前陛下將那小子養在身邊,在天下人看來,許多人都以為將來這個太孫是最有希望的,因為朝中擁李的不少大臣都環繞於李隆基那小子周圍,無非就是希望等到將來李隆基登基,能夠延續他們的富貴罷了。至於廬陵王,他素來膽小如鼠,既無雄心,也無壯志,已經被許多擁李的大臣排除在外,可是誰知廬陵王居然成了皇太子,本來處境最尷尬的是母皇,可是轉眼之間,最尷尬的則是那位‘偽太孫’了,更可笑的是,那些此前與李隆基那傢伙相交莫逆之人,如今只怕也更為尷尬了。”
秦少游呵呵一笑,道:“對,就是這個道理,李隆基沒有選擇,因為自他出生時起,因為過繼給了先太子李弘,這就意味著,從一開始,他的背後就會有一支力量或明或暗的在鼎力支援,現在……他們的希望全部落空,想要改換門庭也已來不及了,他們……是必定要讓李隆基來做天子的,就在數月之前,李氏還是鐵板一塊,大家團結一致,不斷給陛下施加壓力,可是李顯一入京,只是轉瞬之間,卻是形勢逆轉,反而是李氏內部開始面和心不合,我看,遲早他們要為了桃子,要爭個你死我活。”
李令月聽罷,長長呼了口冷氣,她猛地察覺自己的後襟已是冷汗淋漓,作為人女,她萬萬想不到自己這個母皇,心機居然深沉到這個地步,如此步步為營,轉眼之間便可翻雲覆雨,把所有人都玩弄於鼓掌之中。
她不由凝眉:“可是廬陵王在藩地日久,與大臣生疏,雖然被召回了洛陽,可是李隆基和他背後的那些人早已積蓄了不知多少力量,廬陵王如何會是這些人的對手。”
秦少游嘆口氣,他拿起了茶盞輕抿一口,才淡淡的道:“陛下既然把人召回來了,那麼接下來就會是龍虎之鬥,陛下永遠都是那個坐收漁翁之利的人,怎麼可能讓一條狗去和老虎戰鬥呢。對此,陛下早有安排,你可不要忘了,在李顯召回宮中之前,狄仁傑也已入京了,而且直接進了機要,掌握尚書之權。”
李令月禁不住道:“他?”
秦少游帶著淡笑道:“你可莫要小看了他,這個人,比你想象中要可怕得多,他是‘忠臣’,既然是忠臣,那麼必定會支援皇太子,現在的皇太子是——廬陵王!”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五章:為君分憂
上官婉兒的書信裡,道出的是一個可怕的真相。
而這個真相一經撕開,讓人看到的只有鮮血淋漓,鮮血淋漓的背後,更是一代帝王的高明手腕。
這個世上,得到了絕大多數人擁護和支援,穩坐江山的帝王,並且創造出不朽功業的人,可謂不知凡幾。可是似武則天這樣,憑著一個女人和外姓的身份,卻能夠在一片的反對聲中成就偉業,這天下多少門閥,多少殘存功勳顯著的大將,多少在一次次殘酷的鬥爭中殘存下來的人中之龍,居然都被一個女人玩弄於鼓掌,被她以一人之力壓得動彈不得,分明心有不甘,卻不得不紛紛拜倒,委屈稱臣。
而現在……秦少游總算有了見識,這是一環扣一環的好戲,或者是從臨淄王被養在洛陽的時候就已經註定好了的,養著臨淄王,給大臣一個此兒為儲的假象,利用武家和酷吏徹底地打擊李氏的激進派,制衡李氏溫和派,而一旦李氏生出了絕望心理,那個被貶去了廬陵的兒子李顯就派上了用場,武則天甚至還為李顯配備了一套班子,這個班子就是以狄仁傑為首的一批‘名臣’。
秦少游當然不敢小看狄仁傑,因為在聖人的計劃之中,想必李氏溫和派中,只怕也有區分,那便是所謂的利益派和清流派。
所謂利益派,便是一群賭徒,武則天的種種行為給予了他們一定的誤導,使得他們感覺到將來李隆基克繼大統的機會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