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衛和女官、宦官的擁簇下徐徐入城。
沿途所過,無數人拜倒於道旁,雖然明知道,這位上皇陛下甚至連車駕的簾子都沒有拉起來,只是藏在這車廂之內,可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每一個人不由自主地屈膝拜倒。
而這種心理,卻甚是微妙,武則天沒有顯露出絲毫的親民,卻反而讓更多人趨之若鶩,更是生出高山仰止之心。
人……是下賤的。
韋洵已經心亂如麻,一面在前開路,一面命人火速入宮稟報。
…………………………………………………………………………………………………………………………………………………………………………………………………………………………………………………………………………………………………………………………………………………………………………………………………………………………………………………………………………………………………………………………
外間的事,怎麼逃得過韋后的耳目。
幾個韋家的人已經匆匆跑來稟告了。
大家都是哭喪著臉,在這宮中有些不安。
他們今日的地位,固然是來源於他們所掌握的權力。
而這一旦這個權力基礎發生了動搖,曾經高高在上的他們,其實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分別。
一開始的時候,驚怒的韋氏還想讓人偷偷記錄下那些敢去迎駕的叛逆,可是現在……當人越來越多,她只剩下了無力感。
因為……叛逆實在太多太多,真要秋後算賬,只怕韋家一輩子都算不完。
事情的惡化,更像是某種化學反應。一個已經退居幕後,早已失去了權柄的上皇,對於韋家來說,不算什麼致命的威脅。
甚至,韋氏若是橫了心,索性將她除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至於三個皇子,更是沒有什麼威脅,只要韋氏願意,她能保證,這三個別人的兒子便會乖乖跪倒在自己的腳下,乖乖的各種曲意逢迎。
而武則天加上了三個皇子,卻足以致命了。
這幾個沒有致命威脅的人合二為一,則成了一個極大的隱患。
韋后的尊貴地位,加上三個皇子的合法性,便催化出了無數朝中敢怒不敢言的臣子們,使他們有了足夠的勇氣,讓他們一下子變得膽大包天,乃至於放肆起來。
而反韋家的大臣一旦與武則天合成一體,那些左右搖擺的人,也開始權衡起來,他們沒有從韋家身上得到太多的好處,自然而然,對於韋家沒有太多的忠心,他們不必去維護韋家的統治,之所以選擇搖擺,不過是希望藉此來為自己掙取一些蠅頭小利,又或者,趨利避害罷了。
他們從前……是絕不可能反韋家的,他們沒有這個膽子,也沒有這個意願,他們是心安理得的一個群體,今朝有酒今朝醉,什麼忠義,什麼大唐的江山,和他們相去甚遠。
可是現在……當他們看到武則天的聲勢之後,不由自主的開始搖頭吶喊起來,這種盲從,卻導致了在武則天還未入宮的時候,在這長安城裡,在這廟堂之上,一個反韋的聯盟居然悄然形成。
這股反韋的勢力,可能人數雖多,卻沒有太多人位列中樞,不似韋家的黨羽那樣,佔據了最津要的位置,個個手握極大的權柄,可是……他們人數眾多,他們每一個人背後都有自己的小團體,他們凝聚在了一起,和三個皇子一樣,成為了武則天的羽翼。
而現在……韋后所面對的,居然不再是上皇,也不是武則天……她突然發現,只是在一夕之間,她所要面對的,乃是武黨……一個以反韋氏而一夜之間鑄就的反韋集團。
到了這個時候,就連韋氏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畢生所憎恨的那個女人,是何等的可怕,她猛地想起了當初,當初武則天將李顯夫婦拉下皇位的時候……似乎……也是今日這樣的情形,那個女人的手腕……在今日並沒有因為年老而消減,反而更加的純熟,更加的厲害,更加的讓人感覺到不安。
韋氏臉色陰沉,她看著前來通風報信的黨羽們,心底深處,一股沒來由的恐懼,遍佈了全身上下。
……………………………………………………………………………………………………………………………………………………………………………………………………………………………………………………………
更新送到,明天清明節,汗,爭取早點送到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