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4 / 4)

在科學史上,海森堡的形象也許一直還將是那個在赫爾格蘭島日出時分為物理學帶來了黎明的大男孩吧?(終)

貼圖:惠勒的龍

fieldgilbert畫,掃描自nielsbohr:acentenaryvolume(harvard1985),p151://://newbbs4。sina。/groups/arts/history/upload/1073328470_3ff9b155080d07c2000019ccdragon1。jpg

第九章 測量問題四

castor_v_pollux

吃一塹,長一智,我們總結一下教訓。之所以前頭會碰到“意識”這樣的可怕東西,關鍵在於我們無法準確地定義一個“觀測者”!一個人和一臺照相機之間有什麼分別,大家都說不清道不明,於是給“意識”乘隙而入。而把我們逼到不得不去定義什麼是“觀測者”這一步的,則是那該死的“坍縮”。一個觀測者使得波函式坍縮?這似乎就賦予了所謂的觀測者一種在宇宙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享有某種超越基本物理定律的特權,可以創造一些真正奇妙的事情出來。

真的,追本朔源,罪魁禍首就在曖昧的“波函式坍縮”那裡了。這似乎像是哥本哈根派的一個魔咒,至今仍然把我們陷在其中不得動彈,而物理學的未來也在它的詛咒下顯得一片黯淡。拿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家科特?戈特弗雷德(kurtgottfried)的話來說,這個“坍縮”就像是“一個美麗理論上的一道醜陋疤痕”,它雲遮霧繞,似是而非,模糊不清,每個人都各持己見,為此吵嚷不休。怎樣在觀測者和非觀測者之間劃定界限?薛定諤貓的波函式是在我們開啟箱子的那一剎那坍縮?還是它要等到光子進入我們的眼睛並在視網膜上激起電脈衝訊號?或者它還要再等一會兒,一直到這訊號傳輸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