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城(2 / 3)

誇張,賦予形象一種相當突出的相貌或精神特徵,這特徵不僅影響其性格,而且支配其處事方式,既真又幻,阿q;

幻事,不改變形象的客觀性,而將這個形象所處的世事予以變形,使常人在奇世旅行,可給人奇異感受和深刻啟發。凡爾納的奇異探險;

陌生化: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見過此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描寫,以消解“套板反應”,使讀者產生某種新奇感的構思方式。

陌生化的目的:1抵制審美疲勞,消解日常生活的“機械性”

2、增加藝術感受的難度,進而延長這種感受。

(正常的感覺領域移出,透過施展創造性的手段,重新塑造對物件的感覺,不斷給讀者以新鮮感。)

二者關係

聯絡:都將習見的事物換一種樣式出現,以取得最佳藝術效應

區別:變形著重於“改變”事物常形,陌生化傾向於不用習見的“稱謂”,以消解“套板反應”

第三節、文學創造的物化階段

物化階段,具體說來是作家將在構思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轉換為語言、文字等符號,並固定在紙張上,使其成為物質性的文字,成為可以流通和消費的意識形態話語系統的階段。

1、“形之於心”到“形之於手”

含義:作家把心中經過藝術構思已初步成熟的“形象”(包括意念),轉化為語言、文字等符號,再用“手”寫出來,落到紙張上

過程:“轉化”;“操作”

複雜性:

作家頭腦中所構思的那個形象,已成為一個“創造物”,而非生活中某個外在物象;物化活動開始後,構思活動還在進行;作家遣詞造句能力的高低,成就動機的強弱,也都可能使心手不一,內外難符

常見問題:

創作意圖有時不適應人物性格發展邏輯。

作家創作動機的中途轉換。

2、語詞提煉與技巧運用

語詞提煉

含義:尋找最準確的語言、文字把藝術構思中已初步成熟的形象、意念準確、鮮明而生動地呈現出來

範圍:形象和意念的物化、語調的選擇、結構的妥帖、風格的和諧

技巧運用

含義:巧妙採用各種寫作手法,例如肖像、行動、心理的描寫,順敘、倒敘、插敘的安排,烘托、對比的運用

運用原則:為物化心象的內在物理(事物本質、規律的內在規定性)服務;為作家透過心象所要表達的中心意念服務;

3、即興與推敲

即興

含義: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內在衝動的作用,興會來臨,在文字操作過程中迅速地創造出某作品的狀況,如王勃《滕王閣序》,李白的“斗酒詩百篇”

產生:需要足夠的材料儲備和情感積累;

要有氣氛和契機;

作家綜合心力的集中爆發,長久醞釀的產物。

和作家所稟受的天賦、氣質等先天因素以及後天所掌握的本領、技巧有關推敲

含義:作家在語言文字操作過程中反覆選擇單詞、調動語序,以求準確、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具體化的操作手段,如《復活》中瑪斯洛娃初次登臺亮相的場景,托爾斯泰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反覆修改。

範圍:詞句的精選,細節的提煉,人物的安排,章節的轉換,意境的合成等

即興和推敲的結合:創造之初不急於動筆,作反覆思考和深入沉潛;動筆不可勉強,等待機緣或需要的喚醒;靈感突至,及時捕捉,記下全部輪廓;過後仔細從頭到尾地修改定型,修改中以形象的內在物理和自我的中心意念來統攝

第八章文學創造的審美價值追求(文學創造原則)

第一節文學真實

1、認識與藝術真實

(1)文學作為認識活動

文學是理解、反映和闡釋物件世界的認識活動,旨在其蘊藉中創造認識與審美相統一的形象體系

作品“真實性”的品格:歷史理性

“真”是文學的審美價值追求實現的基礎。

藝術真實:既非生活真實亦非科學真實,而是主體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物件世界上去,經過藝術創在,與“善”和“美”共生並存的審美化真實。如《等待戈多》中兩個流浪漢等待戈多的場景雖然荒謬,但反映了現代社會某種真實的精神狀態。

(2)藝術真實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