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慢慢看。”老漢喝了一口水,“我啊,姓洪,單名一個順字,你別一口一個老爺子了,就叫我洪大爺吧。照片上這個人呢,確實姓唐,我也只知道他姓唐。我們是在崑崙山下偶然間認識的。當時我正在山腳下往營地走,他迎面走了過來。”
“就在這時候,山上一塊大石頭不知怎麼回事兒滾了下來,幸虧他眼疾手快,抱著我衝到地上滾了幾下,躲了過去。不然哪,我就被砸死了,要不說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哪!”
“他告訴我,他姓唐,是考古隊的,但是和隊員走散了。他救了我的命,我便建議讓他和我一起回營地,我們的營地就在那個左家樓,到營地先吃點兒東西休息休息,再想辦法聯絡他們的隊伍。““他想了想,同意了。他在營地裡住了五天,後來是一輛軍用吉普車把他接走的。就在這五天,他給我講了很多歷史知識和文物知識。我是學地質的,以前接觸這些東西少,說起來,他還算我的啟蒙老師。而且他深入淺出,可以說我入門沒走彎路。”
說到這裡,洪大爺又喝了口水,停止了說話,彷彿是在回憶。
“就這些?”唐易拿著金黃色的物件問道。
“他的身份我就知道這些,他也不說啊,相處了五天,聯絡方式也沒留給我。但是這個人見識不凡,臨走前一晚還囑咐我,喀什玉龍河裡的那些白潤的石子,不妨多撿點兒,以後能值大錢!我學地質的,知道那是和田玉籽料,但是我沒想到現在這麼值錢!”老人說道。
“那這個東西您說和他有關,是他送給您的?”唐易舉著金黃色的大“蠶蛹”問道。
“怎麼說呢?算是送給我的吧。他和我睡一個帳篷,有一天晚上,我半夜突然醒了,看著他趴在床鋪上,就在打著手電看這樣東西。”洪大爺似乎有點兒不好意思,“我當時醒了之後,是假裝還在睡,眯著眼睛偷著看的。”
唐易沒有說話。這時候,他倒是沒覺得洪大爺囉嗦,反而想多聽一點兒。
洪大爺繼續說道:“這樣東西,我看他看完之後,是放到貼身的衣服裡的。他給我這東西,是在臨走的那天。當時,來接他的軍用吉普車上,除了一個年輕的司機,還一個年紀比較大的男的,眼眉很濃,神情嚴肅。”
“兩人在車邊說了幾句話,幾乎是貼著耳朵說的。說完之後,那個眼眉很濃的男的表情更難看了,突然抬高了聲音說:崑崙山也沒有,難不成直接在十三陵陪葬?他卻說:回去說吧,我去道個別!然後就朝我跑過來,給我來了個擁抱,卻偷偷給我說‘幫我儲存樣東西’,就把這物件塞我兜裡了。”洪大爺解釋道。
“噢!”唐易點點頭,“看來他這是不想讓接他的人知道,而且還想找機會取回去。”
“對,應該是這樣了。”洪大爺又道:“按說呢,這東西也不是我的,但是我聯絡不上他啊,這個人有點兒神秘。後來我就想,先弄清楚是什麼東西吧,但是卻一直也沒弄明白。”
唐易也搖了搖頭,“這東西,視覺上有點兒像金屬,觸覺上有點兒像玉石,但是卻又好像都不是,而且分量也不對······”
如同蠶蛹的這個物件,看起來像是天然形成的東西,上面的紋理也好似渾然天成。但是,唐易仍舊有一種人工處理過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奇怪,因為明明看不到人工的痕跡。
這物件似乎不在他能鑑定的範疇之內。
正在唐易一邊說,一邊端詳這個物件的時候,腦海裡突然波濤洶湧,緊接著出現了一種直覺。
這次出現的直覺,是帶著疑問的。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表述,那就是一個名詞加一個問號。但是,唐易卻根本沒法消化!
看著唐易有些發愣,洪大爺連忙說道:“看來,這個物件,應該是沒人能認出來了。”
唐易回過神兒來,大口呼吸了幾下,“他應該知道這是什麼!”
“他?噢!對了,你剛才說他對你很重要,你倆又都姓唐,到底是什麼回事兒?”洪大爺突然又想起了這一出。
猶豫了一會兒,唐易還是說道:“洪大爺,實不相瞞,遇到您的這個人,很可能是我的爺爺!不過,他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也就是和您在崑崙山見面十幾年之後。”
“啊!”
洪大爺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驚了一下子,“真的???”
唐易點點頭,“真的。而且我也不妨告訴您,他也不是考古隊的,而是在一個很隱秘的部門工作。就連我的父親,其實也沒跟他相處過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