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
所以,為何不像老和尚所說的那樣,忘記之前的所有雜念,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審視整個案件呢?
想到這裡,陳超再次倚在石欄上,閉緊雙眼,試著“入定”。開始他的精神並不容易集中起來。之前那些先入為主的分析和想法總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於是他深吸了一口氣,將精神集中到丹田,這是他當年在外灘公園學到的技巧。慢慢地,他感到自己全身心地融入到了一種和諧的冥想狀態。
忽然間,一幅紅色旗袍的畫面映入了他的腦海。
陳超從未有過這種感覺,彷彿自己正置身於六十年代的中國,身邊到處是紅旗招展。他戴著紅領巾,與革命群眾們一起高喊著口號。那個時代,無論電影作品還是日常生活,旗袍都是備受爭議的東西。事實上即便是在今天,旗袍仍然無法被保守派接受。
回過神來,陳超拿出手機撥通了作協王主席的電話,但對方並未接聽。於是他發了一條簡訊,內容主要是說,除了之前他們討論的那些東西,紅色旗袍在六十年代初是否引起過爭議。
陳超感覺冥想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於是他試著繼續,卻再無收穫。他索性坐到地上,盤起腿來,將整件案子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這次他摒棄了警察的思維方式,試著讓自己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思索這一切。雖然很快又進入了冥想狀態,但仍一無所獲。不遠處傳來了洪亮的鐘聲,他有些無奈地睜開了雙眼,從隨身攜帶的檔案袋裡拿出卷宗,如和尚唸經般閱讀起來。
翻了幾頁,陳超偶然看到那份關於田陌悲慘身世的資料。按照佛教的說法,世間是存在報應的。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無論是誰,得到恩惠或是遭到懲罰,都取決於今生甚至前世的所作所為。多數中國人對這一點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