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處。右上平都山仙都觀,左走炎山,這條路晚間鬼打死人,如果有人,決不是普通的村夫俗子。
城門在日落西山便已關門,秋嵐只好找一處偏僻處越牆而出,急奔孟婆亭。
他料定長孫昆不會比他早,那傢伙必定還在召集黨羽搜尋鐵臂猿和他及小賊的下落。鐵臂猿重傷了一個大漢,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豈能容人行兇?怎好向江湖交待?長孫昆決不會甘心的。
孟婆亭,是一座坐落在山坡下的極平常的亭子,便於上下山的人歇腳,四柱、八角,中設茶桶,四周茂林修竹圍繞,陰森森地,除了蟲聲,鬼影俱無。
他往一叢修竹中一鑽,爬伏在竹下凝神相候。他所爬伏處地勢甚佳,可以監視著三岔路的任何一端。
片刻,登山小徑上出現了人影,共有三個人,冉冉下降,以相當快的腳程向孟婆亭這一方向奔來。
近了,是兩個老道,一箇中年大漢。兩老道一穿紅道袍,是個道官。另一個穿青袍。都背了劍。大漢一臉橫肉,背上有單刀。
秋嵐目力超人,他認識這個青袍老道,正是善用銷魂香的九華羽士。
三人在孟婆亭止步,大漢行禮道:“兩位仙長先走一步,晚輩還得在這兒等人。”
九華羽士點點頭,問:“炎山山寨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是的,一切停當。”
“何時動手?”
“二更正,筵前動手。”大漢答。
紅袍道官冷哼一聲,說:“貴當家如此勞師動眾,是否太小題大作了?”
大漢未答,九華羽士介面道:“玉虛道友,請勿存輕敵之念。那小狗的功力日益精進,確是勁敵,陶當家的是無法制那小狗的死命的。”
“我不信飛龍秋雷有三頭六臂。”玉虛道友不以為然地答。
“不管怎樣,咱們先到炎山寨再說,還有一個更次,得趕快些才是。”九華羽士催玉虛道友上路。
“好,屆時你們先別急著動手,讓我玉虛子單人獨劍會他一會。”
兩老道向北面小徑走了,大漢仍在亭中等。
秋嵐心中一動,忖道:“人愈來愈多,弟弟處境惡劣,我何不先打發一些人走路,豈不甚好呢?”
他等兩老道去遠,展開如同鬼魅幻影般的輕功身法,繞到亭庸,手中抓了一把竹葉,躲在亭後的矮樹林中,突然發出一聲淒厲的怪叫:“吱利利……”
叫聲剛離口,手中的竹葉已經飛出,相隔三丈餘,竹葉去勢如電,射入亭中力道倏盡,飄然而降。
大漢聽到叫聲,吃了一驚,倏然轉身。
不轉倒好,轉過後竹葉恰好從他的頭上飄落,抖動著貼面而下。
大漢大駭,右手急撥,急退兩步。
原來是兩三張竹葉,大漢心中一定,但仍有餘悸,死死地盯視著矮竹林。
“吱!格格格格……”怪響又起,是兩竹相擦所發的怪聲。
大漢幾乎驚得一蹦而起,急貼在亭柱上,乾咳兩聲壯膽,並拔出單刀。
“吱溜溜……”鬼聲又起,從左面的竹林發出來的。
大漢駭然轉身,接著,竹葉又在他眼前飄然而降。
“咕碌碌……”兩塊小石落在亭頂,在瓦里向下滾。
大漢躍出茶亭,一聲怪叫,躍登亭頂。
夜風呼呼,亭頂鬼影俱無。
接著,右面竹林冉冉出現一個怪影,天!是一根小竹枝,“刷”一聲橫越路面,移至對面的竹林中,整個竹林似乎都在搖動。
大漢感到毛髮直豎,爬伏在亭頂上。
葛地,他感到毛髮直豎,腳後有東西在爬動,嚇了一大跳,扭頭一看,一根竹枝剛向下滑落。
“我的天!”他毛骨悚然地尖叫,滾落瓦面心驚膽跳。
地下沒有竹枝兒的影子,剛才落下的竹枝怎麼不見了?他正用目光在地面上找,突覺腦後有東西爬動,冷冷地。
“啊……”他駭然叫,倏然轉身。
身後一無所有,怎麼?腦後的東西還在?他嚇破膽了,不敢再轉頭看,撤腿便跑,向酆都城方向狂奔。
“吱溜溜……”鬼嘯聲在身後尖厲地叫。
同時,他感到腦後有破空的怪聲。
跑得快,冷冰冰的怪東西在他腦後和後頸搔抓得更快,跑得慢,搔抓得慢些,反正緊迫著他毫不放鬆。
他感到渾身發冷,三魂脫軀,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聲怪叫,猛地轉身連砍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