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他一直讓人關注著宮裡的動向。
顧卿爵並未單獨找過皇帝。
這沒憑沒據的事,他肯定是知道,不能輕易說出去。
說出去誰信呢。
她成為趙允良的那一刻,自己也是不信的,這麼多年才逐漸適應過來。
現在趙允良的神魂已經完全被她壓制,她再也不用撐著那把傘,一樣能走到陽光下,誰能說她不是趙允良。
“那就查吧,我就不信,他們能查出來。”
最後這件事,還是不了了之。
包拯接手這個案子,第一件事就是讓董平薛霸將皇城司和內都知司兩個司的領導人帶來。
皇城司執掌皇宮宿衛,還附有檢查刺探朝臣的權利,《儒林公議》中就有記載“太祖嘗密遣人于軍中伺察外事。”,許是太宗皇帝害怕前朝藩鎮割據的歷史重演,於是重文輕武,設立了皇城司這個機構。
它最重要的任務和監事刺探的對手,便是手握軍權的將領,預防陰謀擾亂。
皇城司不受三衙轄制,直接對皇帝負責,是直屬皇帝的機構。
牛逼轟轟,多數是由勳貴擔任指揮使。
另一個是內都知司。
這個一般是由皇帝的心腹太監擔任。
皇城司是建寧軍留後楊景宗。
這個楊景宗是章惠皇太后的從父弟,也就是堂兄弟。
趙禎小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不是章獻太后所生,他一出生,就被交給當時還是楊淑妃的章惠皇后撫養,對章惠皇太后的感情也十分深厚。
章惠皇太后一直到景佑三年才去世。
比章獻太后活得還要久。
讓楊景宗當這個皇城司的指揮使,也多有看在章惠皇太后的情分上。
現在出了這樣的事,平時耀武揚威的楊景宗在被傳喚的時候,已是嚇的腿軟,這不是別的事,而是涉及到刺殺皇帝這樣的大事。
“楊大人,請你如實告知,在九月十二日你值班期間,去過哪裡,跟什麼人說過話,事無鉅細說來。”
楊景宗說白了就是個無所事事的潑皮無賴,要不是堂姐入宮成為妃嬪,後面又有撫養官家的功勞,怎麼也輪不到他做這個皇城司的指揮使。
輪到他值班,也是和往常一樣,與人在白礬樓喝酒聊天。
“包大人,我在執行公務。”
楊景宗的個頭中等,但膘肥體壯,那雙眼睛明明有驚恐,卻強裝鎮定。
包拯面色一肅,怒道:“楊大人,你若還不說實話,那本官只好大刑伺候了。”
“你敢,我姐姐可是已故的章惠皇太后,我是陛下的堂叔。”
“陛下遇刺,嚴令徹查,莫說你只是毫無血緣關係的堂叔,便是陛下的親叔叔,只要有嫌疑,本官照打不誤。”
向來只有他吩咐人打別人,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這板子還要落在自己屁股上。
那麼厚的一塊板子。
楊景宗看的直咽口水。
這要是打下去,不過十板子他屁股就得開花。
楊景宗眼珠子轉來轉去,他只是去喝酒,又沒有真的參與這件事情,說出來就是翫忽職守,總比刺殺陛下的罪名要輕。
楊景宗把時間和地點說出來,保證立刻派張龍去核查。
楊景宗暫時收押。
接下來審的就是左藏庫副使、入內副都知楊敏懷了。
楊副都知是張貴妃的心腹太監,亦十分得趙禎的崇信,他沒有張茂則有學識,但他也有他自己的生存手段,那就是極佳的眼力,一早就攀附上了張貴妃。
在後宮混的如魚得水。
那晚當值的楊副都知,並沒有在宋仁宗身邊待著,而是在張貴妃的宮中。
事情發生之後,他帶著張貴妃一路衝到了慶壽宮。
當時是張茂則把守慶壽宮最後一道宮門。
他面前站著數十個侍衛,看到楊副都知帶著身懷六甲的張貴妃,並沒有讓人將宮門開啟。
所以,史書上記載的,張貴妃在最後關頭,跑到了仁宗皇帝面前,哭的梨花帶雨,還不忘給皇帝請安,而後因為這個請安,將那晚抵禦賊人的功勞盡數攬在她的身上這事,如今並沒有發生。
包拯看著楊懷敏問道:“楊副都知,你值班之時,為何不在陛下身邊,而是在仁明殿?”
楊懷敏在宮中摸爬滾打幾十年,不慌不忙道:“府尹大人,當時陛下在皇后宮中,而慶壽宮有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