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獻太后說的,是情理之中。
可不代表趙禎就會認同。
劉娥也不在乎。
“當時只想能活著也不錯,可陛下當初對你這堂哥難道不是十分忌憚,所以一直防備著,他雖然是八王之後,過的卻不如普通的貴族子弟,是不是很可笑?”
要是能做個瀟灑的郡王便罷了。
好不容易撿來一條命,竟是過的這般吃力,那這樣過著還有什麼意思?
章獻太后這麼說,趙禎也懂了。
不能舒舒服服的,那還不如放手一搏,要是成功了,還能做一回皇帝夢,無算是多活一回。
趙禎最後也是沒將趙允良賜死。
將他安置在京郊別院。
就衝著她有這許多的人脈,但也只是想要這個皇位,還沒到為了皇位不擇手段,更沒有與西夏或者大遼聯手,將大宋置於險地。
如果她真的豁出去,也能給大宋製造出不少禍事。
到那個時候自己自顧不暇,百姓陷於戰火,自是會對他這個皇帝不滿。
那個時候,有宗室出來攪和,他還真不一定不能成功。
潘奕安道:“陛下,她還與魔物勾結,雖然那魔物已經被明道大師除滅,但不能確保沒有其他。”
“潘公不是說,魔物插手,亂了天道,自有天收。”
趙禎當然不能指望老天爺。
只是魔物這東西,如果真的躲起來,起了人禍,修煉宗門總不會不管。
潘奕安是不太贊同留著趙允良一命的。
畢竟她內力是章獻太后啊。
人在,總會有風浪。
可他跟著陛下多年,也知道陛下心性如此,這幾年比之前要殺伐果決,但依舊心軟。
潘奕安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趙允良是章獻太后,她對大宋有功,所以才沒有直接處死。
皇室總是得念著太后扶持的這份情誼。
至於她是不是太后這樣的流言。
趙禎根本不怕傳出去。
誰信呢?
只有百姓信了,才有用。
再說了,她只是太后,又不是先皇,說出去有什麼用?
劉娥很明白這一點。
就算如今輸了,她也不會讓人到處宣揚自己的身份,只需陛下知道就行了。
兩廣的戰報傳來,趙禎歡喜不已,就等他們班師回朝,給他們加封。
顧卿爵根據範哲民的信,還有封晟時不時的補充。終於在三天後,將最有可能的一種排布算了出來。
這時已經是十二月十四日戌時。
島上漆黑如墨,海浪很大。
封晟佈下一個大陣,將寒氣和風浪隔絕在外,他們住在裡面,甚至都不用燒火,也十分溫暖。
蘇亦欣看著灑落在一旁無數張草紙,緩緩在顧卿爵身旁坐下:“明日按照你推算出來的方法試一試。”
不管對還是錯,總歸要試一下才知道。
反正有她爹在。
最壞的打算不過是觸發什麼機關,總能護住這些人的命。
“我陪你去。”
蘇亦欣搖頭:“沒有定海珠,遇到問題我尚且可以自保,你不會水。”
不是修煉之人,又不會水。
修為再高也沒用。
顧卿爵也沒有勉強,直接環住蘇亦欣的腰身,蘇亦欣順勢靠在蘇亦欣的懷裡:“其實我不太懂,為什麼一定要這批寶藏面世呢。現如今天下太平,這批寶藏頂多也就是錦上添花。”
“人就是這樣,不知道的時候便罷了,一旦得知有這麼一批能支撐復國的寶藏,哪個會無動於衷?”
“且前朝寶藏這事已經傳開,即便我們不將它找出來,別人也會覬覦的。到時候他國得到這批寶藏,會是什麼後果。”
這件事情並不是滴水不漏。
一旦讓別國探子知道前朝寶藏,一旦他們知道開啟大門的定海珠在蘇亦欣身上。
她將永無寧日。
素來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
除非蘇亦欣一輩子在無極宗不出去,否則每時每刻都活在危險之中。
“我懂了。”
顧卿爵料想的一點都沒有錯。
此時的大遼皇帝耶律真宗便已經透過埋藏在京都的細作,查到這件事情。
自是十分激動。
要是有這麼一批寶藏,還愁不能吞併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