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兩廣之前出了叛軍一事,一個月前才將叛軍收復。
那叛軍首領儂智高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死了。
最有可能,應該是去兩廣任職。
以他現在的官職,從三品的開封府尹,去到兩廣,最有可能的便是經略安撫使等職位。
沒有具體的職位,但職權很大。
說到這裡,得介紹下宋朝這別具一格的官職。
宋朝的太祖皇帝是龍袍加身,為了更好的中央集權,不再上演前朝藩鎮割據的教訓,他不給地方大員統治一方的大權,而是有意的將地方上的權利分化。
從而演化出來一個“路”。
像廣南西路指的就是後世的廣東廣西,江南西路指的是江西,,荊湖南路指的是湖南,荊湖北路指的是湖北。
當然跟後世的省,還是有細微差別的。
各路官員不但沒有前朝節度使那樣的大權,還不設定最高的長官,沒有統一的衙門。
還在各路分別設定四個機構。
在這個機構中各有一名長官,分別管理一個方面的事務。
就是說,這四名長官是平級的。
如果是經略安撫使,那就屬於“兕司”中的“帥司”。
還有“漕司”,也就是轉運使,掌管一路的錢糧徵收與轉運。
“憲司”,叫提點刑獄公事,主理這一路的司法、刑獄和監察。
最後一個是“倉司”,叫提舉常平使,就是管理常平倉、義倉以及錢糧、茶鹽專賣的事務。
四司平常互不相干,各有各的職責,屬於“監司”統稱。
不過朝廷大規模的戰役雖然不多,但小的征戰一直不休,時不時的就有農民起義,叛軍割據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在“四司”當中,“帥司”的權利和作用會比其他三司更大一些。
只有路這個設定便也罷了。
除了路,還有州府。
州和府都屬於地方中級行政機構,州與府的等級是一樣的,有些稱為知州有些稱為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