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從昨夜到天明,還有餘震不斷,好在都很小,房子並未再出現倒塌的現象,百姓也只是幾十人受了輕傷,並未出現被埋的現象。
翌日,朝中收到章泉諸州遞來的加急奏章。
原來就在前一日,這幾個州府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地震,死傷數十人,摧毀數百間民房。
發生地震,是大事。
趙瑞立即召集大臣,商議賑災事宜。
但賑災事宜還未拿出一個章程來,京都卻已經流言四起,說是因為有人行事得罪上天,這是上天在示警。
誰有這麼大的能耐,能讓上天示警。
就差沒點名道姓,說是當今聖上行事欠妥。
趙瑞聽到這個流言,冷笑。
房孟甫單膝跪地:“陛下,臣一定會盡快查處散播流言之人。”
“嗯。”
他要看看,是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將地震的鍋扣在他這個帝王身上。
然而,查了三天的房孟甫,竟是一點線索也沒有找到。
“臣無能。”
房孟甫是第一次什麼線索都沒有查到。
對方將屁股擦的很乾淨,所有可能露出的破綻,都被他們提前掃尾。
散播謠言的人沒有找到,但賑災事宜不容耽擱。
最後是韓琦和吳奎兩人前去章、泉兩地受災嚴重的地方主持賑災事宜。
經過十多天的努力,兩人暫時安撫住民心,民房建造有條不紊的進行。
可民房剛剛建起,這幾州又發生地震,不僅將剛剛建起的民房震塌,之前的民房又被摧毀不少,死傷上百人。
因此,京都的流言更盛。
甚至有些百姓聚集在宣德樓,要當今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為何各地不時有地牛翻身,死傷甚重,應該下罪己詔,明示幾過。
“罪己詔……”
趙瑞冷笑,親至宣德樓,對這叫囂的百姓道:“朕繼位這六年,上對得起江山社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無愧於心,為何要寫這等荒謬的東西。”
“可各地一直有地牛翻身,肯定是有人做了什麼,惹了天怒,才會如此。”
不能怪百姓如此激動。
在那個年代,他們對鬼神敬畏,再有有心之人挑撥,絕大部分的百姓真的會信以為真。
“好,若真如你們所言,那朕現在就站在這裡,若朕行事真有不當之處,還請上天當面降責。”
“這……”
“不是說上天震怒麼,現在當著天下百姓的面懲罰朕,那才叫真的懲罰朕,而不是譴責朕的子民。”
百姓原本很激動,但被趙瑞這年輕帝王說的話震撼。
聽起來,當今不是不顧百姓死活的皇帝。
這時人群中有一個人開口道:“我們好好想一想,若是當今做事不管我們死活,那如今哪有我們的太平日子過?”
另一個接著這話說道:“是啊,當初將西夏和大理拿下的時候,我們說連年征戰,日子苦,聖上果真就不打了,還與大遼和親,不就是想讓我們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嘛。”
一二十出頭的男子聽後,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還真是哈,你們不說,差點都忘記了!”
又有一個六十左右的老者道:“可是這地牛翻身如此頻繁,又作何解釋?”
最開始發聲的男子回:“這個我在一本書上看見過,說我們這些國家的土地,就好像是一大塊布拼接起來的,有些地方,正好是在那針腳的地帶,就容易發生這個地震。”
老者:“地震?”
“對,那本書上說,地牛翻身就是地震。”
另一個年輕的男子湊過來道:“那這麼說我們的京都,也是在那塊布的針腳上?”
“應該是,總之跟上天震怒沒關係。還有你們不覺得這事是有人故意這麼引導我們的嗎?盼著我們大宋亂起來呢!”
年輕男子腦子終於轉過彎來:“好啊,一定是大遼那幫雜碎,之前就讓那個和親的公主殺害我們的大臣,現在又危言聳聽,想要害我們陛下。”
兩人相信,就有三人相信。
一個傳一個,百姓的聲音都小了。
最後齊齊跪在宣德樓前,向陛下請罪。
趙瑞又怎會真的罰他們。
有人捕風捉影,利用人心,他們也可以,對比大遼這段時間在大宋所做之事,百姓還是願意相信自己的皇帝是為他們好的。
說來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