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哉!
韓琦等人對顧卿爵弄的這一手交口稱讚。
但有人覺得好,就有人覺得不好。
例如王拱辰。
“陛下,此舉太過冒險,萬一讓他們帶著佈防圖離開,依然會對我們邊境有極大的衝擊。”
李端願不爽道:“都說了是假的,假的!”
王拱辰:“可老臣聽到的是,有八成是真的,只有兩成作假。”
“你到底會不會聽重點,就算是八成真的,那也不是最重要的。”李端願哼道,“還有我們這次就是成功了,沒有讓他帶著佈防圖逃走。不僅如此還連帶著端了大遼十多個暗樁,你說這氣人不。”
冷中彥摸了摸鼻子,雙手交握放在身前。
李端願的官職不如王拱辰,但他是大長公主的兒子,罵人就沒怕過。
王拱辰呢,亦是個頭鐵的。
兩個人對罵,也不知最後是誰更勝一籌。
趙瑞心情不錯,撐著腦袋看著他們罵。
還別說,有時候聽聽他們幾個吵架,還挺有意思的。
只是這罵著罵著,風向就有點不對。
從顧卿爵身上扯到陛下身上。
“陛下,你繼位多年,如今正是身強力壯之時,卻還未有子嗣,實在令臣等憂心不已,還請陛下以嗣子為重,早日冊立中宮,廣納后妃,開枝散葉。”
趙瑞:“……”
他從開始的撐著腦袋,坐直身體,目光沉沉的看著王珪。
“那依愛卿之言,誰家姑娘能做朕的皇后?”
王珪一喜。
以為陛下這是鬆口了,想要冊立皇后,連忙推薦好幾個大臣之女,自然也有他王家的。
趙瑞呵呵笑了兩聲。
“這家世的確不錯,也到了適婚的年齡,那朕就做一回月老,把她們的婚事都定下。”
當聽清楚陛下的話,王珪簡直要哭出來。
“陛下,這幾人身份貴重,是最適合的皇后人選,便不是皇后,也能做四妃,怎麼將她們指婚呢!不可,不可啊。”
“朕以為極好,眾愛卿覺得呢?”
子女被指婚的幾個大臣,有人笑有人愁。
陛下立後一事,陛下這麼多年,就沒松過口,不會是真的打定主意,要培養安王的孩子吧。
下朝後,王珪同幾個大臣走在顧卿爵後面,小心議論:“早在幾年前,我就聽到一個流言,說陛下心中的皇后人選是顧家長女。”
王安石道:“顧疏密是陛下的老師,又是超一品親王,還是掌管全國軍政的樞密使,權勢滔天,其夫人淑陽王妃雖不是某個貴臣之女,但在修煉界身份尊貴。他們的女兒倒是皇后的不二人選。可若生下皇子,有如此厲害的母族,怕是……”
怕是會有外戚干政之禍患。
他們對視一眼,都能明白王安石的話外之音。
王珪道:“所以剛才,下官沒有提顧家長女。”
“王疏密,不然你還是去勸勸陛下,凡事以社稷為重,兒女情長非一個合格帝王所為。”
王安石道:“我哪裡能勸得動,就是太后也未必勸得動。”
王安石嘆了口氣,率先一步走了。
他剛才說的只是一面,還有一面便是,顧家長女有如此高貴的身份,又和陛下有青梅竹馬的情誼在,肯定能做到帝后和諧,他們要是能生幾個,那也是好事啊。
這次勸陛下立後,又是無疾而終。
但不影響大家高興。
這次他們算是打了個大勝仗,沒有大規模的刀兵,可以說是兵不血刃,讓大遼至少是五年內沒有起兵再戰的能力。
至於他們要不要打,那就要看這幾年的民生如何。
總之統一,是必須的。
二月,正是春耕之時。
可自從元日下了一場大雪之後,連日都是大太陽,未有一滴雨落下,天下大旱。
好在前幾年都是大豐收,一時倒還不至於饑民遍地,餓殍遍野的地步。
有大臣指著,是因為王安石主持的變法導致的,上書求陛下取消變法,恢復之前的法度。
“天下大旱,和變法有什麼關係。可真能扯!”
蘇亦欣聽顧卿爵講朝堂上的事,聽到這裡著實好笑。
“之前官府除了向商戶收取商稅外,還需物料人工,都要向各行勒派,行戶苦不堪言,王疏密建議改為用銀錢折算,減輕商戶重擔,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