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45424096(1 / 6)

小說:大明武侯. 作者:故箏

那老者走上前來,指著那塔道:“建寺時,曾有風水師讓諸人以八角密簷磚砌之。日出時分,兩塔投影於寺牆之上,寺外地面之上,與牆影連貫,頗似跌宕起伏的山形……水在那一側,山在這一側,便是為山水環抱了。當天上金烏隨著時辰變化而變動,不僅水是活的,山也是活的……”

因為影子會動啊。

陸長亭覺得實在有些意思。

雖然形似山,而非真山,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但是陸長亭卻能看出那個風水師的急智。

如今這樣的風水,對於慶壽寺來說,剛剛好。

本就是信徒眾多,福緣齊聚的地方,若是風水也過於出色,那便要小心過猶不及了。

風水地要點穴。

那橋為何廢棄,也許那處便正是結穴之地吧。

那老者微笑著道:“這些都來自建寺時的記載,但小公子定然是一眼便瞧出來了吧。”

聽那老者如此誇讚陸長亭,朱棣臉上也不自覺地帶出了三分笑容,頗有些引以為豪的味道。

此時道衍也出聲了,“看來之前都是小公子謙虛了,以小公子的本事,確是不必與我學術數的。”

道衍說這話的時候,口吻很是平淡,其實並沒有驚奇,也沒有不滿於陸長亭的謙虛過頭。

朱棣聞言,詫異出聲:“學術數?”

陸長亭想也不想,便馬上道:“風水與術數自是不同的。”

道衍淺笑不語,轉而向朱棣問了好。

朱棣心中似有所感,掃了一眼陸長亭。

陸長亭被這一眼掃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他差不多也能感覺到,道衍對他的怪異態度,或許是因為朱棣說了些什麼。朱棣得說什麼才能讓道衍對他引起關注呢?

朱棣不可能主動讓道衍來教他術數,而他不過會風水而已,也不可能這樣容易就引起道衍的興趣,畢竟他雖然優秀,但的確遠不及這時候的道衍。

那也就只有一種可能了,道衍注意到他,根本不是什麼好事。

難不成道衍認為他會阻礙他們的大業?

陸長亭想不出個究竟,目光匆匆掠過那兩人,便不再關注他們了。

而此時老者卻像是對陸長亭極為感興趣一般,出聲向陸長亭請教起了風水上的問題。

在自己的專業之上,陸長亭自是侃侃而談,而且他也半點沒有要藏私的意思。

陸長亭很清楚,這些東西不是聽上兩次便能會的。

從交談之中,陸長亭也得知了這老者乃是寺中主持,道衍要接替的便是他的位置。老者法號德義,在北平待了已有二十年之久。他自認佛法不夠高深,對於道衍的到來半分也不排斥,竟是很樂得退位讓賢,而且他言語間滿是對道衍的誇耀。

陸長亭聽得咋舌。

道衍可著實有些厲害,才入慶壽寺幾日?便三言兩語當先收服了做了二十來年主持的德義。果然不愧是說動朱棣造反的人啊。

這頭陸長亭還在驚歎,那頭有幾個小沙彌前來,請德義和道衍到前殿去主持儀式。

德義和道衍不得不當先離去。

陸長亭看著兩人和樂融融的模樣,心中驚異不減,德義在看見道衍面相的時候,難道不會第一眼便覺得道衍此人不好相處嗎?

見陸長亭久久望著道衍的方向不說話,朱棣伸手輕拍了一下陸長亭的肩膀,道:“真想要和他學術數?”

陸長亭搖頭,收回目光看著朱棣道:“跟著四哥學功夫就夠了。”有功夫,有風水就夠了,貪多嚼不爛。

朱棣心底一下子就愉悅了起來,他伸手攬住陸長亭,帶著他也往前殿走去,口中卻是道:“若要跟著道衍學,也是好事,日後道衍若是離開北平,我還指望著長亭做我的左右手。”

陸長亭突然間聽見這麼一句話,差點腳下一滑。什麼叫日後道衍若是離開北平,還指望他做左右手?

道衍會離開?這不可能啊!他可是靖難之役的大功臣!從洪武十五年便一直伴隨朱棣,直到朱棣登位之後道衍病死。

難道這二人間出了點什麼事兒?

不過想一想倒也不奇怪,畢竟歷史記載的都只是一個大概,而具體還發生了什麼事,誰知道呢?也許中間道衍也經歷了許多猶豫和躊躇,最後才決定輔佐朱棣呢?何況此時的朱棣,不都還沒有生出奪位之心嗎?

朱棣見陸長亭怔忡的樣子,不由得表情微微暗淡下去,道:“莫非長亭不願助我?”

陸長亭忙搖了搖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