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2 / 4)

,他一生經歷過多少**,面對過多少刀光劍影,一生的成就在歷代帝王中堪有能與之比肩的,可到了晚年,他開始心煩儲位。

曾經讓他寄予厚望,懷抱無限喜愛的太子,這些年早沒有了青少年時期的英明能幹,優雅從容,圍繞在他身邊的人也全是一個阿諛奉承、引著他結黨營私、圖謀不軌之徒。自己顧念著父子親情,顧慮著國本,一忍再忍一讓再讓,他卻絲毫沒有悔改之意……

難道自己當初就做錯了?

可是自曾祖父(努爾哈赤)、祖父(皇太極)薨後引起爭奪大位的事件,幾乎兵戎相見使滿清**瀕於分裂的危險,他不能不顧。自己即位之初四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輔政引發的皇權與旗權之爭,他也要考慮,立皇太子,強化皇權、削弱旗權是必須的。胤礽是自己的元后赫舍裡所生,出身顯赫,也符合皇位嫡長繼承的歷史傳統。再加上當時的“三藩之亂”,偽託“朱三太子”蠱惑人心,以之為號召,煽動叛亂,殺掉吳三桂唯一的兒子、在京城做人質的額駙吳應熊,能喪其志、絕其望。而自己立了“太子”,既能為自己身後預作準備,穩定人心、壯大聲勢,又能起加強皇權、鞏固統治的作用。

那也是必須的。

自己從小將他養在身邊,親自教導,給他所有儲君的尊榮……只是太過了,現在想想,實行儲君制度就應該堅持儲君不御政,如今,太子御政多年植成黨羽,已然威脅到皇權。自己派太子與其他阿哥參與各種軍政事務,本意是鍛鍊和培養皇子,讓他們為國家建功立業,哪知卻是增長了他們對權力與財富的**,如今除卻無心儲位的五阿哥、七阿哥,做到自己想望的卻只四阿哥胤禛,其餘的皇子阿哥植黨結派,朝爭之勢已然形成,宋朝末年黨派之爭拖垮國家之鑑尤在,為了大清,自己決不能任事情發展到那一步。

難道,真的要放棄胤礽,放棄自己多年的心血?!

不放棄,這樣的太子能否承托起大清的江山社稷?現在連他自己也無法相信。

可是除了胤礽,他還能選誰做儲君?朝中讚譽頻頻、曾被二哥贊“心性好,不務矜誇”的八阿哥胤禩?哼,才能是有的,只是處處標榜自己,迎全別人的看法,若登了位,他拿那郡擁護即位的臣子怎麼辦?要賞還是要罰?!拿大清的江山社稷成全自己私**的人還配成為大清的帝王嗎?尤其是太子會變成如今的模樣少不了他和老大胤禔的手腳,如此沒有兄弟悌愛之人一旦登極,他會怎麼對付他看不順眼的兄弟?

老大胤禔打戰是好的,可惜於政務上太糙,達不到一個儲君的標準,心眼也小了些,這些年處處與太子爭,有什麼好爭的,出身位置本就不同。

老三,文才倒是好,可那些聖人之言、詩詞美賦就能治理一個國家?

老四胤禛倒是不錯的,這些皇子阿哥里,只有他精明強幹處事公允不含私心,對自己也是孝順……想起早逝的佟佳氏,又想起德妃對他的態度,康熙心中閃過一絲憐惜,更多的卻是驕傲,這是他和玉姮(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教養出來的孩子……只是,還得看看,再給太子機會,若真不成,不,也不能將老四抬出來,不然只怕也逃不過太子的結局。

老五老七無心帝位,再往下的皇子阿哥還太小,康熙根本就沒考慮。

他的思想已經從胤禛身上轉到了他的後院。

烏喇那拉氏是個好的,可惜福氣不夠,無子,身體又不好,母儀天下太過勉強。李氏出身漢軍旗,氣度也不夠,不考慮。倒是那個鈕祜祿氏,選秀時就覺著氣度不凡,這些年連相貌也長開了,出身也是滿州著姓大族……更重要的是自己曾將她的出生八字私下叫欽天監批算,是個難得五福具全、旺夫旺子的,如果她能一舉得男,自己倒是可以表示一下。老四的子嗣畢竟還是太少了……

其餘的格格侍妾在老康眼中那就是浮雲,他連記都懶得記。

再看看,自己的身體看著再活個十年八年應該沒什麼問題……?上次的時疫實在令他心有餘悸。

烏喇那拉氏一回到正院,便有些立身不穩,碧梢忙扶住了她往臥榻上躺去。烏嬤嬤也忙端上早就備好的湯藥,一口一口地喂進她嘴裡,見自己從小照顧到大的福晉嘴唇直抖,知道若沒胭脂口紅遮蓋著,那臉色唇色定是青白得沒有一絲血色。不由心疼萬分地道:“福晉這是何苦?”以前她或許會堅持要烏喇那拉氏去爭,因為若不爭,就只能無聲地埋沒於後院之中,可如今,再爭那是拿命去爭啊,能得到什麼,她已經是嫡福晉了,註定沒有兒子……

烏喇那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