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和尚們也不能算卦,現在,寺廟裡抽籤、算卦、測字、看病樣樣不少,比正宗的道士都正宗。祝童甚至聽到個可笑的論調:某個專家論證出,接受揹負河圖洛書的神龜傳授的不是伏羲氏,而是一個和尚。
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河圖洛書出現在五千年之前,乃華夏文明之源;太極、八卦、五行、九宮、周易、六甲、風水、等皆從河圖洛書而出。
而釋迦王子創出佛教是在兩千年之後,進入中原的時間更晚。這是個笑話,幸虧這只是一家之言,只有一些佛教人士附和。
人到齊了,老騙子收起玩笑,在索翁達活佛主持下,祝門高層會議正式開始。
應該說,這次會議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統一了以往混亂的思想和道路,為祝門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調。
會議上決定了三件事:一是祝門要適應當前的形勢加快發展,走出一條迴歸本源的道路。這一條的意思是放棄過去的騙術,全力發展實業。具體來說就是全力支援老騙子的望海製藥,祝黃手裡還有不少秘方。老騙子將在山東建立一箇中藥研究所,整理、研究這些秘方,儘快開發出可以量化生產的中成藥。
二是改革祝門收徒的規定,不再以蓬麻功為標準。把祝門弟子分為內外兩類,與佛教的顯宗密宗的設定類似。與蓬麻功有緣的,可算是內家弟子;可以系統的修習祝門深層**。外家弟子只要對祝門有傑出貢獻,無論進入蓬麻初境與否,也有望成為內家弟子。
第三點針對祝門未來,恢復祝門各職能位置的設定,限制了掌門的權利,完善了祝門的職權分類與功能。
祝門暫時人丁不旺,不少職位都處於空置狀態或由別人兼顧。
比如祝黃出任祝門師父,也就是總教習,負責內家弟子的培養。他還兼任祝門同學,以前這是個研究所藥草的閒職,基本上沒什麼權責。現在不同了,祝黃等於是祝門中醫藥研究所的所長。
祝槐出任祝門同樂,也就是總管的意思;負責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管理祝門日常事務。他還兼任祝門同監,大約相當於保衛科長與紀委的職務;對內負責監督,對外負責安全保衛。
祝雲的職位是祝門同福,負責祝門的對外交往,處理祝門與江湖各派的關係。
也是在這次會議上,祝童有了另一個師妹:於藍;她被老騙子拉下水將出任祝門書記,也就是祝門掌門的助手,掌管祝門屬下的實業。
連剛剛入門的鄭書榕也被賦予一個職位,祝門同書;那是個管理書籍藥典的職位,現在的任務是配合祝黃組建中藥研究所。
如此一來,祝門掌門與董事長的類似,大部分時候都沒什麼事情。只要在關鍵時刻能充門面就行了。
祝門同書是唯一有兩個人的職位,女活佛也被授予這個職位。不過她的任務是跟在祝門唯一的長老老騙子身邊,協調長老與掌門之間的溝通,相當於董事會秘書,簡稱董秘。
說來,第一個提出祝門規範化還是祝童,會議結束後,最不開心的就是他了。
祝門大夫這個職位以前的地位很低,也就是個賬房先生而已。
這一點從稱謂就看得出,大家都是同字開頭,只他是個“大”;仔細計較起來,過去的祝門大夫在嚴格意義上屬於祝門外部弟子。隨著歷史的發展,祝門大夫被重新定義,位列掌門之後,相當於財務總監。無他,現在是金錢社會,財務工作乃是重中之重。祝門大夫要負責為祝門的發展籌集資金。在目前的狀況下,祝童的擔子太重了一點。
會議強化了祝門三戒,為了祝門的未來,今後祝門中人的行為要儘量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之所以說盡量,是因為現階段的特殊性,完全遵守法律,基本上就等於束縛住了祝門的發展。開始階段,允許搞些嘗試性的動作。畢竟大家都沒什麼經驗,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等過去這條河,再正規起來不遲。
散會了,祝童才見到鄭書榕,索翁達那樣高人的神通真不是蓋的,十幾天沒見,鄭書榕整個人都變了。主要是流轉在眉眼間的那股靈氣,眼神也變得清澈安然。
鄭書榕本來就有質樸靈動特質,雖身處繁華的大上海,卻能安心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學問,與周圍的人和事都保有一段距離;所以他在海洋醫院混的不如意。
索翁達說他是天生靈脈,祝童以為這樣的人其實不少,但是都被隱沒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還好吧?”祝童問。
“師父,我感覺很好。”鄭書榕正在偏殿內練習術字,看祝童走進來,滿懷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