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哥話別。”
十一娘略一思忖,提議:“那我們明天一起去送他吧!”
這是貞姐兒希望看到的,而徐嗣諄和徐嗣誡因為是十一娘說的,自然也沒有什麼意義。
大家就商量著明天送什麼東西給徐嗣諭好。
貞姐兒就把徐嗣勤問她的話告訴了十一娘。
十一娘不由嘆氣。
說起來,嬡姐兒是忠勤伯的庶女,徐嗣勤娶了她也不委屈。只怪三夫人和甘夫人的性子都太要強了。又想到周夫人也好、黃三奶奶也好,都很關心徐嗣勤、徐嗣儉的婚事,可太夫人一副不願意插手的樣子,不僅周夫人和黃三奶奶拿不定主意,就是別家看了,也不好多說什麼,硬生生把這事就擱下來。
不過算算日子,也到了三爺回京聽從考察的時候,太夫人多半打定主意等到三爺和三夫人回來。
“嬡姐兒要是定了日子,我會告訴你的。”
當年闖了那麼大的禍,知道嬡姐兒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嫁了出去,也能略微安心一些了吧!
貞姐兒微微頷首。
那邊徐嗣諄過來接了她的手:“大姐,大姐,我和五弟合做一盞花燈送給他怎樣?”
“正月十五早過了,八月十五還早著。”十一娘笑道,“做什麼花燈啊!想想別的!”
這兩人,自從那年中元節放河燈得了全府交口稱讚,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做花燈、做燈籠了。
徐嗣諄不好意思地笑。
貞姐兒就笑道:“二哥喜歡讀書。我們送他些文房四寶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又議了半天。到了黃昏時分,去太夫人那裡吃飯。熱熱鬧鬧的,讓太夫人喜上眉梢。
第二天一大早,十一娘和貞姐兒、徐嗣諄、徐嗣誡把徐嗣諭送到了大門口。十一娘送了兩支狼毫筆,貞姐兒送了四刀澄心紙,徐嗣諄送了一個荷葉筆洗,徐嗣誡送了一個竹筆架。徐嗣勤和徐嗣儉則會把徐嗣諭一直送出城門。
貞姐兒看著門口停著的兩輛青布帷帳馬車不由心中微酸,叮嚀文竹:“……你要好好照顧二少爺,有什麼事,就及時回來報個信。”
徐嗣諭見她很是傷感的樣子,安慰道:“落葉山離燕京不過半日的功夫,何況馬上又要到中秋節了,我過些日子就回來了。”
中秋節講究團圓,徐嗣諭肯定是要回府過節的。
貞姐兒這才不再多說,待徐嗣諭走後,徐嗣諄和徐嗣誡去了雙芙院,貞姐兒扶著十一娘慢慢回了正屋。
白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