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散修來歷和家庭背景,他看不出什麼異常,這反而讓他覺得更加異常。
一個上古符法傍身,能擊敗頂尖劍修的制符大師,怎麼可能背景經歷這麼平凡?這樣的弟子,不是大福大能,就是大奸大惡。因此,他自然不介意宗門暗中查查王先的底細。
錐處囊中,其末立見。王先哪知道,自已一直想低調修煉,偶爾為了爭奪修煉資源,不得已暴露修為,留下了蛛絲馬跡,也讓他在符錄府,開始嶄露頭角。
王先和陳長羅一樣,拱手見禮後,便靜候一旁。胡師伯看著王先的眼神,若有所思的樣子,好象想發現什麼秘密似的。
一行人在門口寒暄了一陣後,便進入大廳圍坐。姜楓見大家都已坐好,看了看六師姐,道:“開始吧。”
六師姐參加過幾次較技了,對各環節很熟悉,熟門熟路的開始宣佈較技的安排。
第二百二十三章 研符
制符大師的較技,分為三個方面四個輪次,分別是研符,制符,施符。其中制符有兩輪,一輪是指定製作普通中階符,一輪是自由製作上古中階符。
研符,就是從兩百多種靈物材料中,憑自已的經驗或直覺,挑選並組合出一些材料,試製中階符錄。
這些材料,全部是華天宗符錄府的符法中沒有記載過和使用過的,是否能用來煉符,煉符的效果如何,在坐的制符大師們,事先都無法從宗門瞭解到。
這一步,是考較弟子們創新研究新符法的能力或直覺。儘管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但只要確實能煉成有一定效果的符錄,就不單是靠運氣能成的,而是表明這樣的弟子,很善於思考和創新,知道活學活用的研究新符法。
其實所有的上古符法或宗門自創符法,都是經過這一步,才創造出來的,如果一個制符大師,永遠止步於模仿,沒有創新的能力和直覺,就永遠難以成為制符宗師。
制符,就是製作符錄,考察的是弟子在前人符法的基礎上,製作出技藝精湛,成功率高,威力超出同儕的符錄。這是制符大師最常做的修煉,最能體現其實際價值。
畢竟,研符,是前人裁樹,後人乘涼的事。即使能研符,也不表明你的新符就超越了上古符法的威力,只表明你開發出了新的符錄品種而已。而制符效率高,威力大,才是根本。
施符,就是御使符錄鬥法,考察的是弟子在施放符錄時,發揮出最大的鬥法效果。修為相當的修士,即使是施放同樣種類和數量的符錄,也會有高下之分,甚至還會有勝敗之分。
修真界大多數修士,施符的水平是差不多的,誰也不會專門去修煉施符術。畢竟,符錄是一次性消耗品,與其煉這個,不如煉御器的法術,法器信手拈來,更可靠。而制符師則不同,施符手法如果高超,對提高制符術是有助益的。
研符的考較,是每一位在坐的弟子都要參加的。六師姐宣佈研符較技開始時,姜楓取出了儲物戒指中早已準備好的幾百種靈物材料,堆成了方圓兩丈多的一個圓堆。
另外,圓堆旁備有一些制符必須的普通符紙、丹砂和符筆。這是常用制符工具,供大家研製出新符法後,當場試製符錄時取用。
研符這一關,難在挑選材料和確定份量,就如同研製藥方一樣。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就配好一張新中階符的靈物材料配方,一般是不可能的。但配好一張有法力的符,卻是有可能的,只是法力的大小不同罷了。
或者,即使配好的符錄材料,制符後沒有法力,是一張廢符,但如果透過調整份量或增減少數品種,仍能製成中階符的話,則也能計算一定的成績。
這堆材料中,中低階的靈花靈草靈木和妖獸妖丹、獸血、爪、牙、翅、骨、毛、皮等等,應有盡有。有些品種能辨認出來,有些品種很難辨認。
王先和陳長羅第一次見到這種考較方式,不禁有點傻眼。其他同門卻是早已見怪不怪,開始盯著這堆材料,仔細辨認和思考著。
這時,六師姐已在每人的坐前,放上了一塊空白玉簡,大家開始用神識在其中算算寫寫。一是把認出的材料名稱寫上,二是在這些名稱中進行挑選,擬寫材料組合,三是計算組合中的材料份量。
這堆材料沒在宗門的符法記載中出現過,不表示在坐的制符大師都不認識。制符大師們偶爾會走出去與其他宗門制符師交流,也會到各種險地採集靈草和妖獸,去坊市瞭解各種靈物材料。
總之,越是見多識廣,自然越是有利過關。要想提高研符的創新能力,見多識廣本是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