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少爺。”小荷轉身走進旁邊屋裡,吃力的拿出一套鎧甲來,放到桌子上,問道:“這套行嗎?”
雲錚一看,嚇一大跳,因為那身鎧甲看上去竟然是精鋼打造,而且重量也頗為了得,雖然小荷的力氣有限,但抱著那副鎧甲差點走不動路也未免有些誇張了。連忙問:“本少爺不會只有這麼一副鎧甲吧?有沒有輕便點的?”
“嗯?輕便點的有自然是有,不過少爺以前不是就喜歡這套嗎?”小荷奇怪的問道。
雲錚一愣,老子以前居然喜歡這麼重的貨色,莫不是仗著武功好故意顯擺不成?
其實雲錚這倒是想岔了,在雲錚穿越前的那個世界,很多人都認為中國古代軍隊相對西方來講以輕步兵和輕騎兵為主,其實是受西方前幾個世紀的軍事家誤導所致,如恩格斯曾提到東方騎兵以輕騎兵為主。因為當時的資訊不流通,這些西方軍事家完全沒有了解過中國,對東方軍隊的印象全部來自跑到西方的遊牧騎兵,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東方軍隊重機動、輕防護的觀點。東方的遊牧民族確實是由裝備簡陋而機動性強的輕騎兵組成,但農耕民族完全不是那回事。以出土的漢朝盔甲為例,不帶頭盔,全重11公斤,而同期的羅馬重步兵,盔甲九公斤,頭盔兩公斤。到宋朝,步兵盔甲達到世界之最的三十三公斤(包括弩手甲),而西歐的騎士盔甲還在二十多公斤徘徊。到西歐騎士盔甲達到三十多公斤時,中國已是明朝中葉,明軍大量使用火器,步兵盔甲回落到二十八公斤。在中國大量使用火器之前,從秦漢到唐宋,盔甲分量是領先的。
唯一例外的是戰馬,中國騎兵歷來不喜歡給戰馬披甲,這是出於戰術思想不同所致。中國騎兵往往經常脫離步兵,獨立進行快速機動,戰馬負重太大,戰略機動速度就比步兵快不了多少,持續力也不行。西歐騎士經常跟隨步兵行動,本身還有邑從,即使獨立進行戰略行軍,速度也和步兵一樣。可以說,從行軍速度上來講,西歐的騎士不過是騎在馬上的步兵。
另外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就是中國古代的軍工體系也與西方不同。西歐的軍工是私營,國家必須以金錢向私營作坊主購置武器,所以在每一分錢上都精打細算。以重步兵和重騎兵的防護最好,但由於金錢關係,數量不多,其它長槍兵、弓箭兵就比較簡陋了,盔甲以皮甲為主,甚至不披甲,第二武器以匕首為主。馬其頓方陣被羅馬人擊破時,馬其頓長矛手就發現,他們的長矛太長,短劍太短,對付持劍的羅馬步兵基本上任人屠殺。
中國古代軍工是國營,就連鐵礦也是國營,因為鐵是戰略物資,優先保障國家需要。兵器作坊就向一條流水線,源源不斷的生產兵器,國家不需要為此支付一分錢,只需要支付工人工資就行。和秦國一樣,歷朝歷代都在兵器上刻上工匠姓名,由嚴格的追查制度來保證兵器質量,出土的秦兵可以證明兵器的質量。
所以中國士兵的個人裝備幾乎可以說得上是奢侈,盔甲一領,長兵一件,一米左右腰刀一把,弓一張外加數十支箭矢,遠中近各種交戰距離全部涵蓋。特別是弓箭的裝備很有特色,箭矢是一種消耗用品,一戰下來發射數十萬,而且僅有少數能在回收後直接使用,西歐國家消耗不起,基本上以近戰肉搏為主。
而且中國的軍工作坊產品甚至還有餘,在各地都設有地方武庫,以儲存武器,中央還有中央武庫。武器是一種消耗物品,以中國軍隊的交戰規模,一戰不論勝負,往往磨損兵器以萬計,臨時生產往往要數年才能補充完成,所以往往預先將備用武器生產好存入武庫,而兵工作坊只要補充武庫所需就成。安史之亂時,唐中央軍屢屢戰敗,兵員武器損失難以計數,封常清到洛陽,不得不臨時招募驍勇,數日之日,僅憑洛陽當地武庫的裝備,就武裝起了一支六萬人的軍隊。在長安,高仙芝、哥舒翰又先後招募武裝了近十萬軍隊。顏杲卿和顏真卿憑藉河北地方武庫在安祿山大軍過境後,招募了二十萬軍隊。
充足的國家武庫為臨時大量徵召預備役提供了基礎。而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大量徵發預備役參戰,靠的也是國家武庫,史書形容各國軍隊往往以“持戟百萬”、“帶甲百萬”形容,可見武庫預存兵器量是相當巨大的。而西歐各國因為財力和軍工體制原因,即使是臨時徵兵也因缺乏武器盔甲而徵發規模有限。
另外,中國的強弩的裝備量也是相當大的,出土的秦軍方陣,一個千人隊擁有二百弩手,而根據西漢居延要塞的挖掘結果,漢軍的守城兵器中,強弩佔到六成。攻城器械無法用於野戰且不便於行軍,一般都是由輜重營隨軍工匠就地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