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2 / 4)

小說:極品少帥 作者:低訴

來對生產力的破壞太大。蘇聯和美國冷戰數十年,摩擦不斷,卻一次都沒真正動過手,正是因為現代人比古人更加理智。

當然,就雲錚自己的看法來說,對《澶淵之盟》持正面評價的觀點也有一些疏漏:

就譬如說遼國直接獲取鉅額歲幣,這對生產力發展就並不是好事,這一點歷代史學家和現代經濟學家均鮮有提及。其實要搞清楚這個,首先要明白一個經濟學原理:扶貧的真正辦法是為他的產品提供市場而不是直接給錢。因為貨幣性收入僅僅是生產力的外在表現而不是內涵,由於這個外在表現的真實性歷來很穩定,所以人類已經漸漸忽視了它可能出現的虛假性。然而在“扶貧”出現後,情況有所變化。直接獲得扶貧現金的國家僅提高了購買力而沒有提高生產力,當這筆直接獲得的貨幣現金支付完成後它依然是窮國,必須等待下一筆現金。只有當它的產品獲得市場,透過市場購買促使生產力提高,掌握一定的市場資源,才能成為真正的富國。舉例說一個人怎樣能脫貧:不是直接給他錢,那樣他會成為叫花子,最好是給他找到一份工作,相當於在市場上購買他的勞動力,他才能脫貧。

這也就是西方國家樂此不疲的在亞非拉扶貧,卻越扶越貧的經濟學原理,因為他們根本沒打算讓這些貧國真正富起來,恰恰相反,是要保持它們的貧窮,以此保持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主導富國地位。這樣的例子後世中國並非沒有遭遇過,20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飛機專案研發正值關鍵時刻,美國麥道飛機公司卻非常“大方”的轉讓了幾項關鍵技術,這是在幫助你嗎?顯然不是,麥道這一手恰恰是要封殺你的自主研發。果然,不久之後“運十”專案下馬,美國人成功的扼殺了一個即將崛起的競爭對手。當然,一千年前的人還沒有總結出這個原理,但事實上,這個客觀規律卻對契丹、党項、女真等民族的生產力發展都起到了嚴重的負面作用,只不過大家都沒提出來而已。

再一個,歲幣對遼國的宏觀經濟起到了強大的擠出效應。又需要說明一個經濟學原理:擠出效應。這是指國家加大政府購買和投資(財政支出),會導致市場物價上漲、實際利率上升,實際利率會越過更多企業的資本邊際效率(專案內部收益率),減少市場上的私人投資專案,將他們“擠出”了。宋朝每年給遼國的鉅額歲幣當然都是給到遼國政府手中而不會有一文錢付給任何一個普通百姓,這必然使遼國的政府支出在宏觀經濟總量中所佔的份額劇增,其強大的擠出效應簡直會令遼國的私人投資窒息。遼國對宋朝的貿易本來就處於絕對劣勢,而本國“企業”又因為政府的擠出效應不能成長,宋遼貿易處於愈加不平衡的狀態。同樣,當時的人也不知道這個原理,但並不影響客觀規律在背後發揮作用。

雖然政治上宋遼雙方處於平等地位,但是經濟上卻是完全不對等的掠奪與被掠奪關係,事實上使契丹帝國成為了宋帝國非常穩定的經濟殖民地。在不懂得關稅壁壘和國際貿易保護重要性的年代,只要向宋帝國開放市場貿易的國家和民族都將毫無例外的淪為其經濟殖民地,當時有少數人隱約感覺到了,但總體而言都還沒有清醒的明白這個道理,以至於宋人會在佔了大便宜後,在一位昏君及其奸臣的帶領下,作出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就是後來的宋金海上盟約:瓜分遼國。

之所以提到這兩點,是因為雲錚基於希望控制遼國的心態,剛才跟蕭芷瓊所提到的使兩國和睦的辦法就是這個:雲家提供大量資金給遼國,用於遼國“扶貧”。——不是雲錚無恥地要利用蕭芷瓊,而是他覺得眼下這個大魏和遼國因為沒有檀淵之盟,這麼一直保持軍事衝突其實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雖然這對於雲家軍事實力的維持有好處,但顯然對社會發展有制約。

雲錚不大關心個別百姓的日子,但他關心中華文明的傳承,凡是影響這一點的,都在他希望處理的範圍之內,所以他才希望用“非戰”的手段控制遼國。事實上這對遼國也有好處,因為這個世界裡,遼國對大魏不能保持軍事優勢,一個雲家就扛住了,那麼持續戰爭壞處肯定大於好處,而和平的話,則兩國百姓也才能真正的安居樂業,在不損害文明程序的情況下,百姓過得好一點,雲錚還是很樂意看見的。唯一的壞處就是遼國從根基上沒有抗衡大魏的能力了,耶律皇室的權威會降低——但這跟他雲少帥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他自然不在乎。

那麼為什麼現在看見完顏部落叛遼之後,雲錚會驚疑不定呢?

因為後來的宋金海上盟約。這個要從政和元年(遼天祚帝天慶元年,西元年)說起,當時宋廷遣端明殿學士鄭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