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六一節在學校裡演出的小孩子腮上的胭脂粉。
老人的咖啡聚會從七十年代就開始了,當時開始在八仙橋一個街角的點心店裡,喝的是上海咖啡廠出品的磨碎咖啡,放在洋鐵罐子裡,香得很烈,可一點也不甜蜜。那時這些解放前的大學生大都在夾著尾巴做人,下放也總不能少了他們,許多人要在八仙橋中轉交通,於是他們就在街角找了一個點心店聚聚。當時參加聚會,現在還健在的,是八十六歲的周先生。就是和所有的人一樣穿著藍布人民裝,他們也還是要將人民裝穿出一點筆挺的意思,不讓人想到毛澤東,而讓人想到孫中山。只是他們從來不像孫中山那樣談政治,他們從來不談政治,也不談是非,他們說到紅房子吃飯最好點名要廚子小謝燒,那人年齡不大,可做法國菜還真的拿手。
後來,更多的人陸續退休,大家選擇了離家比較近的西區,雖然經過幾十年,家中父輩留下來的房產絕大多數已經不在手裡,他們還都住在從前法租界擁擠破舊的洋房裡,練出了在堆滿雜物的黑暗走廊裡靈巧穿行的功夫。他們的咖啡聚會到了淮海路老大昌的樓上,四周圍是棕色的火車座,當時年輕人談戀愛最好的去處。他們坐在中間的桌子邊。那時老大昌有奶茶賣,裝在發黃的鋼化玻璃杯裡。那時已經陸續有了海外親戚的訊息,也已經小心翼翼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