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們嚮往平常,但內心往往難以平靜。隱於市井,面對寶馬雕車、管絃嘔啞,能怡然自得,達到一種“隱居”的狀態,這是需要極大的定力來“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的。至於隱於朝堂,古今少有。政治場不僅是極盡奢靡腐爛的酒池肉林之地,更是一灘爾虞我詐、利慾氾濫的死水。出淤泥而不染已為難能可貴,遊刃有餘、得心應手的境界更接近於定而能慧。x米x花x在x線x書x庫x ;book。mIhUA。NET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由此觀之,真正的“隱”,隱於內心,是一種內心不為所動的常態。平常,是強大;而視若平常,則是內心的強大,是定力。正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這個世界已赤裸到無可隱匿之時,低下頭才發現,只有內心的曠野是對自己隨時隨地、毫無保留地敞開的。
換個角度說,“天行有常,不為堯舜,不為桀亡”,平常,是最基本的規則。一顆平常心,就是一顆能固守原則、透視本質的玲瓏心。在職場中,“隱姓埋名”也是一種本領,正如很多時候,功不可沒是一種榮譽,而功高蓋主就是一種危險。你需要那麼一點點的功敗垂成讓老闆認識到你的重要性,也需要功成不居的“退隱”來表示你的忠誠度。而在日常生活中,一針一線總關情,平平淡淡才是真。沒有那些柴米油鹽的小調料,怎會有天南地北的大滋味;密密麻麻的針腳裡,總能藏著“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溫情;儘管奼紫嫣紅、繁花似錦的景色讓人驚歎,但古往今來的詩人還是最熱衷於用平常普通的青草地的顏色來象徵春天,寓意著生機和希望。可見,平常是一種大氣象;隱,是一種智慧,波瀾不驚、寵辱偕忘。
平常的、普通的,卻是大眾的、廣博的;隱逸的、隱忍的,正是智慧的、寬容的。則天地之間,凡有寸土之地,皆可有春色;故乾坤之內,哪怕有荒石之處,也可著綠意。燦爛之極歸於平淡——歸於本心,視萬物於常;隱於本心,則平常而不平凡。
“個人磁場”的奧秘(1)
“個人磁場”的奧秘
大概三年前,一本名為《秘密》的心靈勵志書橫空出世,很快風靡歐美,榮登圖書暢銷榜榜首。而在此前後,《吸引力法則》、《磁場》等各類探索成功之路的書籍層出不窮,令筆者感到奇怪的是,這類與美國麥當勞有著相似味道的快餐文化竟能有如此持久的影響力,實在讓人不解。而筆者本身,出於獵奇心理也稍微跟風了一下,只是效果並不是很好,算不上食之無味,但絕對是難以下嚥。
總而言之,從尼采鄭重其事地宣佈“上帝已死”的那一刻起,人類生存史上便出現了一次前所未有並持續至今的“精神導師荒”。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無論是一種精神寄託或是出於急於成功的心理,都將此類快餐文化奉為神奇的制勝寶典。而此類書籍,大都著眼於人際交往的必修課,透過對人性的種種分析,試圖勾勒出一條快速通向成功的捷徑。其中,《磁場》一書更試圖從科學的角度,對人與人之間的“吸引力法則”進行探索性分析。┘米┘花┘在┘線┘書┘庫┘ ;http://。。
然而,本書為您揭曉的“個人磁場”的奧秘卻大有不同,相信每一個看過題目的讀者都會想到——那就是定力。
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對“個人磁場”的體會——比如,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常會談論哪個女孩比較招人喜愛;進入初中,我們說誰誰真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到了高中,許多女孩子會忙裡偷閒逛逛“帥哥”雲集的籃球場;而邁進大學殿堂後,成熟穩重、有學歷又有能力的師哥則成了“搶手貨”。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似乎確實存在著那麼一種特質的相互作用,所以才有了“一見鍾情”和“水火不容”之分,但所謂的“吸引力”真的會有什麼法則麼?筆者或許更願意和大家討論一下星座。
人與人性格的迥異,是造成這種“吸引力”差別的主要原因。由於先天性因素,“個人磁場”中有一部分固有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這就好比龍承九子、子子不同。然而無論先天后天,歸根結底,個人磁場是一個人氣質的影響力。
“個人磁場”的奧秘(2)
早在公元前,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有著名的“體液學說”,他提出了人類的四種氣質型別:即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作為現代心理學的里程碑式人物,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在1921年發表的《心理型別學》闡明瞭